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书契的词语解释
书契的意思
拼音:shū qì    注音:ㄕㄨ ㄑㄧˋ
使用场景
书契一词常用于描述法律文件、合同、协议等书面约定的情况。例如,在商业合作中,双方可以签订一份书契来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此外,书契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之间的约定,比如朋友之间的约定或承诺。
例句
1. 他们之间签订了一份书契,明确了双方的权益和责任。2. 这份书契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利益,我们必须认真遵守。
基本含义
书面上的约定或契约。
基本解释

◎ 书契 shūqì
(1) [characters]∶指文字
始画八卦,造书契。——《书序》
(2) [evidence]∶指契约等书面凭证
掌稽市之书契。——《地官》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书契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此外,也可以学习其他与约定和协议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守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之间订了一个书契,约定一起做作业。2. 初中生:老师和家长签订了一份书契,约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3. 高中生:考试前,我和同学们之间签订了一份书契,约定互相帮助复习。4. 大学生:室友之间签订了一份书契,约定共同维护宿舍的卫生。5. 成年人:公司与供应商签订了一份书契,明确了双方的合作方式和责任分工。希望这个关于“书契”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关于书契的故事起源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记载。然而,古代人们非常重视书面约定,因为它可以作为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书契这个词语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书契”与“书面约定”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两个人在一本书上签字,表示双方达成了一项重要的约定。
词语结构
书契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书”和“契”。
详细解释

(1).指文字。《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序》:“古者 伏羲氏 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陆德明 释文:“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 珪 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东南临海,西北不临海,书契所能言,无有言西北海状者。”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
(2).契约之类的文书凭证。《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 孙诒让 正义:“凡以文书为要约,或书於符券,或载於簿书,并谓之书契。”《周礼·地官·质人》:“掌稽市之书契。”

(0)
诗文中出现“书契”的诗词

杂感·其二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0)

太学石鼓歌

韩公不鸣老坡谢,世间神物霾寒灰。

我来北雍抚石鼓,坐卧其下三徘徊。

周宣秉旄奠八柱,岐阳大狩鞭风雷。

四山罝罦币天布,群后冠带如云来。

东征北伐荡膻秽,方召??何雄哉!

铭功镌石告无极,欲镇后土康八垓。

自从七国战龙虎,荒荒王迹沦蒿莱。

嬴颠刘蹶六代沸,把酒但劝长星杯。

陈仓流落一千载,霜饕日剥空黄埃。

国子先生老好事,欲比郜鼎珍琼瑰。

东都相公守右辅,始舁泮沼剜苍苔。

五季蜩螗颇星散,司马刺史初重恢。

是时十鼓嗟失一,抛弃不辨何山隈。

博搜民间得异臼,秦关复赎连城回。

宣和天子向儒雅,太清书画千云堆。

诏移此石归汴水,圜桥观听何轰豗。

行填字钩发光怪,照耀艮岳金碧开。

岂知六龙卒北狩,法物曾不禳凶灾。

高车大牛辇万货,填坑咽谷惊三才。

是鼓苍黄亦北徒,重器始此蟠燕台。

道园诗翁主太学,兴举百废扶倾颓。

中门两枨与位置,华楹大栋增崔嵬。

承以砖坛护以槛,清阴四幂连疏槐。

迩来春秋阅五百,光气夜夜腾斗魁。

圣清文明迈巢燧,搜抉书契穷根荄。

从臣技能半史籀,别作新鼓相追陪。

小儒昏钝无所识,得从棫朴备条枚。

细思物理穷显晦,茫茫人事不可推。

作歌聊继二公后,不羞驽蹇随龙媒。

(0)

太昊陵

宛丘何隆隆,宰木方蔽芾。

皇羲不可作,封树表万世。

缅惟开辟初,人兽无以异。

虽有结绳政,礼法殊未制。

自非神圣兴,孰发天地秘。

人文一以宣,三才道斯备。

丘极尽恒性,稽疑示精意。

太和熏八纮,独守君师位。

群帝承治统,百王赖书契

惜哉风气漓,复古终莫逮。

曰余昧先天,玩象冀深诣。

何能穷蕴奥,一理贯万汇。

兹焉拜古陵,特达酬素志。

硕求五十蓍,决彼天下事。

(0)

宝书阁

堂堂邑城东,辟地迁乡学。

流水环西偏,好山绕南郭。

青衿来游歌,济济见头角。

所求在诗书,所习惟礼乐。

许侯善作兴,士类忻有托。

咏歌付菁莪,践履由矩彟。

儒宫旧湫隘,脩饰重开拓。

堂前势峥嵘,堂后地宽绰。

便思藏古书,倏尔创高阁。

造化为主张,鬼神助咨度。

众材纷积聚,群匠事砻斲。

名区轶飞尘,危构撑碧落。

檐楹绚青紫,壁槛明丹垩。

风棂接朱户,月牖连翠箔。

千金购图籍,万卷充栋桷。

六经最严整,百氏纷交错。

标题别牙签,启闭时锁钥。

奎光映虹霓,文字丽金艧。

芸香剩熏渍,缣素互联络。

能吞石渠富,足助张华博。

胡何经世变,兵燹肆炎恶。

荡然成灰尘,况又遭攘掠。

阁非灵光存,书似秦坑虐。

玉毁惊椟亡,珠逃为川涸。

谁能复兴脩,政剧吏孱弱。

风流校书郎,夙抱经世略。

忻然兴义举,不吝发私橐。

规模出胸次,功效归咄诺。

勤劳仅逾时,轮奂忽如昨。

众难君独易,远迩为惊愕。

文溪前有记,梅外能继作。

岂徒誇目前,实以视绵邈。

迩来复中否,繁盛沦寂寞。

名馀铁炉步,事叹令威鹤。

尘埃冷蠹鱼,风雨留蜗壳。

基荒草色新,碑古苔痕剥。

巍巍弦诵区,依旧等硗埆。

悠悠乾坤内,斯道还自若。

世人急功利,亦或重名爵。

宁知一编中,至味堪咀嚼。

尝闻上古时,浑沌凝太朴。

后来书契兴,文籍渐昭焯。

图书最幽赜,坟典终灏噩。

斯时岂无书,未易窥浑璞。

天生鲁仲尼,元气属斟酌。

道传鲁氏唯,才竭颜生卓。

六经集大成,中或劳笔削。

一从垂宪来,千古传木铎。

经秦已煨烬,出汉还穿凿。

遗编在天下,谁为订纯驳。

隋唐迄五代,光焰存一爝。

莫能探渊微,徒尔读糟粕。

五星聚奎躔,二水溯濂洛。

真儒相继出,绪统悬掌握。

片言万里具,一发千钧著。

文风资阐扬,圣道赖宣廓。

时人好藏书,彼此如有约。

建阳与吴郡,两记争融爚。

吾邦故文献,此举殊卓荦。

声华动乡国,名教等山岳。

我生已后时,偶被诗书缚。

未能万卷破,徒事一鞭着。

结网因羡鱼,不耕敢求穫。

植根思深培,举步虑前却。

词章乃馀事,富贵非可乐。

书中有至宝,岂但殊圭珏。

常亲一灯青,不管双鬓皬。

匪图身有馀,亦使心无怍。

泮中昔游观,陈迹嗟落莫。

池芹尚清香,坛杏转盘礴。

丝竹遗声音,鸢鱼自飞跃。

废兴自相寻,气运有回薄。

眷兹风化本,可忍成萧索。

凭谁绍前功,且以开后觉。

我愿记其成,新碑为磨琢。

(0)

太古

太古安知虙与尧,茹毛饮血自消摇。

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

(0)

标指六偈.迷悟

迷者迷悟,悟者悟迷。迷悟同体,悟者方知。

迷南为北,实情取则。北本是南,悟无移忒。

返究迷缘,莫得来处。忽悟正方,迷复何去。

其迷则迷,妄自高低。生死恶觉,枉受胶黐。

达迷无妄,欢喜无量。杀无明贼,祇在一饷。

一饷之间,冥通大千。直下了了,三际虚玄。

无始时来,总由今日。尽未来际,更不寻觅。

当念无念,灵光焰焰。灵焰腾辉,心智难掩。

灵源荡碧,森罗普入。海印发明,非关动息。

根尘不偶,心珠宁守。返不我观,出兮还有。

有无齐出,无有踪迹。智用虽奇,犹遭悟觅。

悟为法障,身招罔象。犴貉无风,徒劳展掌。

祖父书契,本来家业。旧日风光,不妨要截。

哆哆和和,依前疑著。元无病痛,何劳说药。

足踏实地,开眼瞌睡。大地茫茫,会我如是。

如是之法,不因迦叶。是谁儿孙,喃喃乱说。

你解乱说,智者便瞥。此门广大,愚人自爇。

自谤自爇,不干我事。我是痴人,汝能灵利。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