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燮和的词语解释
燮和的意思
拼音:xiè hé    注音:ㄒㄧㄝ ˋ ㄏㄜˊ
使用场景
燮和一词常用于描述调和不同意见或利益的情况。可以用于讨论政治、家庭、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场合,强调解决矛盾、协调利益的重要性。
例句
1.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善于燮和各个成员之间的不同意见,以达到更好的效果。2. 家庭中的矛盾可以通过燮和来解决,让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
基本含义
指调和、调节不同的意见或利益,使之和谐统一。
基本解释

(1).协和。《书·顾命》:“燮和天下,用答文武之光训。”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协升景业,燮和台曜;五教克宣,敷奏朝端。”《新唐书·苏瓌传》:“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 宋 苏轼 《与张太保安道书》:“父母英圣,深照情伪,德音琅然,中外耸服,几至有所得遗,而诸公燮和之。”
(2).指宰相的政务。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岂意陛下擢臣於伤残之餘,委臣以爕和之任。”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燮和皆达识,出入并登庸。”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燮和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等,以扩大对调和、和谐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燮和各种不同的意见,共同合作完成任务。2. 初中生:班级里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喜欢足球,我们要燮和大家的兴趣,一起开展运动活动。3. 高中生: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利益,我们应该燮和各方的利益,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故事起源
燮和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记载了一个关于燮和的故事。公元前548年,鲁国的襄公去世后,鲁国内部出现了争夺王位的矛盾。其中,襄公的嫂子襄姑和其妹婿季孙氏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当时的鲁国大夫公叔鞅看到了这一矛盾,他主动出面调解,通过燮和双方的利益,最终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局面。这个故事成为了燮和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把“燮”字联想成火焰,而“和”字联想成一对和谐的手。想象火焰和和谐的手相互接触,火焰变得温和,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帮助记忆燮和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燮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燮”是动词,表示调和、调节;“和”是形容词,表示和谐、统一。
详细解释
燮和一词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原意为调和、调节不同的意见或利益,使之和谐统一。它强调了在人际关系中,要善于化解矛盾,协调各方利益,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
(0)
诗文中出现“燮和”的诗词

太常引.寿高丽王

沁园岁岁菊留芳。待此日、庆真王。金鼎燮和元。

造寿域、同开八荒。

河山带砺,一传千岁,地久与天长。晴日上扶桑。

便先照、琼阶玉觞。

(0)

元祐癸酉秋九月蒙恩补郡维扬十一月到治莅事之始首阅题名前后帅守莫非一时豪杰固所钦慕矣然于其间九公颇有夤缘感旧思贤嗟叹不足因作长韵题于斋壁以寄所怀耳

维扬禹九州,淮南唐四镇。

地据江海冲,星占楚吴分。

五季剧荒扰,我朝夷僭闰。

督府时称雄,守帅选常遴。

由来竹符使,莫匪邦家闻。

其间九贤者,尤推万人俊。

太原文章伯,师友渊源浚。

五事陈便宜,七制推典训。

屡荐官虽崇,三已色无愠。

岐公老藩朝,惠爱浃吴晋。

荐士言有味,偃兵功不陈。

鼎饪方燮和,丘园终委顺。

渊哉文肃公,生遘休明运。

三朝翰墨工,二府谋猷奋。

道卷任推迁,名全蔑缁磷。

郑公梁栋才,天质璆琳韵。

大笔弟兄同,万事朝廷问。

徊翔极宰枢,终始无疵吝。

仁宗初倦勤,魏公复来觐。

堂堂真相尊,謇謇嘉言进。

十字篆勋劳,大烝报忠荩。

乐安予旧馆,早岁窥墙仞。

儒林仰宗工,政府发闳论。

虽无鼎铭勋,却有书传信。

吾友仲原父,利器发硎刃。

论经鄙章句,纵辨摧凌谇。

经纬夙志违,风流壮年尽。

文武惟秀公,将相纡双印。

入辅复出藩,抚淮兼帅润。

忆昔获攀稽,后来尝慕蔺。

司空一代宗,累叶清风振。

继父汉韦平,致君古尧舜。

时叹人云亡,上嗟天不憖。

昔人企前修,景行仰高峻。

声气或相同,古远视犹近。

马迁称晏婴,羊祜交陆逊。

异代思执鞭,仇邻通馈餫。

粤予望诸贤,先后来兹郡。

既非镇俗才,仍抱终天衅。

砂砾自澄汰,铅镆殊铦钝。

将书名在石,终惭驽附骏。

前人固难追,遗德犹可徇。

鞭后志良勤,思齐言亦讱。

颜㥏章在怀,年侵霜满鬓。

俛仰复奚为,兹焉俟嘉遁。

(0)

奉和裴相公

竹寺题名一半空,衰荣三十六人中。

在生本要求知己,垂老应怜值相公。

敢望燮和回旧律,任应时节到春风。

若为问得苍苍意,造化无言自是功。

(0)

久雨一百韵

久雨连旬朔,阴霾尽日垂。

长途泥活活,陋巷水漓漓。

云重倾如注,风回飏若丝。

纤绵还淅淅,明灭更祁祁。

骤若闻吴语,闲如却楚师。

四檐频泪滴,千里尽膏陂。

入夜星微见,凌晨雾复弥。

涓涓通竹溜,密密洒茅茨。

涸泽深三尺,遥峰露半规。

须臾流涧壑,咫尺隔天涯。

河伯胸襟阔,飞廉号令驰。

蹄涔俄扩量,蜗室仅容锥。

帜闪频惊缺,轮停久缓羲。

未堪脩禊祓,且可浣尘缁。

屋覆翻危棹,梁空泻漏卮。

波摇张氏宅,潮没岘山碑。

岂是桑田变,虚勤砥柱支。千家奔逐逐,万橹去??。

只讶天成漏,浑疑□□卑。

青蒲梳细浪,绿藻舞芳漪。

乱草萋迷发,闲花掩映披。

原高滋蚌蛤,江涨怒蛟螭。

蝶翅方粘粉,鸦巢正护危。

侵阶冲蚁子,沈灶产蛙儿。

跳足商羊舞,垂翎卫鹤疲。

马牛行莫辨,鸟雀下还迟。

瑟缩窥鱼鹭,沾涂曳尾龟。

屋头鸠逐妇,墙角雉呼雌。

不见摇烟麦,那看向日葵。

田夫忧损稼,渔叟畏漂篱。

泾渭奚能别,槔车枉用施。

未期收小菽,何暇望维秠。

民庶□□□,官军□□时。

□□浮大渚,□□立荒陲。

衣袂俱沾渍,旗干半倚旇。

妻孥忧馈饷,老稚苦啼饥。

米讶珠为价,薪同桂作枝。

人将虞垫溺,谁为诉疮痍。

高卧陶彭泽,长吁杜拾遗。

乘舆空有惠,版筑谩劳持。

白日何时见,顽阴不可麾。

高阿寻马苋,下坎拔凫茈。

蝶蝀形难指,阴阳沴若斯。

共愁云压地,那想雪翻匙。

嗟我常兼仆,怜人更泣歧。

不能援只手,祗是蹙双眉。

难假浮槎力,长吟苦叶诗。

穿渠思郑氏,兴利慕刘彝。

门涩苔痕上,窗昏树影筛。

瓢倾颜子饮,布渗董生帷。

竹几朝难凭,藜床夜屡移。

书空频咄咄,戮力正伾伾。

篝火烘新画,牵萝补旧篱。

一毡浑不弃,两屐镇相随。

乡绝人传信,门无客问奇。

诗因愁易得,病与懒相宜。

刘氏耽三癖,梁鸿赋五噫。

漫兴浮海叹,何惜买山资。

宦况连朝薄,乡心半夜悲。

徙居将久矣,缩地欲何之。

便好乘兰舫,聊为啖水芝。

儿嬉泥作径,婢怪灶难炊。

寸步行还碍,通宵坐不辞。

万间思广厦,百斛运深池。

溽湿憎藤簟,凉生怯葛絺。

短筇朝倚壁,吟笏晓支颐。

治业无仁仆,论心少故知。

张油聊尔避,塞土竟何裨。

潦倒遭时谤,揶揄被鬼嗤。

却怜成独立,曾谓失群疑。

江汉凭谁咏,莼鲈动客思。

迂疏真自拙,尘俗本何羁。

命也嗟难达,形乎觉易衰。

守株无兔触,设网有鸿离。

杂虑纷旁午,中怀耿郁伊。

谩劳揩病目,空复撚吟髭。

已分烟霞想,宁容造化窥。

志厌如酩酊,神困若饥羸。

因忆尧君政,犹烦禹足胝。

循环天数定,剥复理堪推。

前志明垂训,强阴每致兹。

燮和须有在,寅亮岂无为。

弭变由诚感,回灾本德祈。

干戈思有省,帑藏戒无私。

刑臬犹当慎,征徭必用咨。

游僧驱冗费,污吏汰膏脂。

疾苦询三老,公勤敕百司。

沟塍防夏潦,雩祭谨春祠。

抚世酬三德,求才立四维。

朝廷升大化,海宇仰重熙。

礼乐斯明备,华夷悉抚绥。

自然登至治,底用问希夷。

玉烛和难戾,金天世可追。

三光应顺叙,万福尽来膍。

苑囿鸣祥凤,郊园出瑞麒。

昆虫咸遂育,庶草尽蕃滋。

甘雨应知候,仁风必应期。

共遵皇极路,永建太平基。

愿撰东封事,兼陈既醉词。

排云叫阊阖,稽首献龙墀。

(0)

饯史开府奉祠归四明·其一

千载风云佐命期,黑头先冠凤凰池。

赤明龙汉升平运,河目龟文柱石姿。

谭笑功成调鼎鼐,燮和元化请华夷。

拂衣袖手林泉乐,咸仰中兴帝者师。

(0)

同济川题王金吾园亭

王侯功业等山河,谢傅风流倦燮和

治第由来处穷僻,赏心曾是极酣歌。

岁寒松竹孙枝在,诗罢池塘宿草多。

闻道将军亦爱客,春游不问主人过。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