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事物经过考证、实践等后得到的确定结论。
- 例句
- 1. 经过实验,科学家们对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进行了印定。2. 这个项目的成功经验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印定。
- 基本含义
- 印证、确定。
- 基本解释
谓固定不变。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三九:“近体意旨,虽在章句字法之间,却不印定。故 唐 人有通首不对者,有通首全对者。”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印象深刻”、“印证如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答案经过老师的印定是正确的。初中生:我们要在考试前对知识进行印定,确保不会出错。高中生:经过多次实验,科学家们对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进行了印定。
- 故事起源
- 《史记·卷二十·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项羽和刘邦在战国时期争霸天下。当时,刘邦的军队被项羽围困在垓下,形势十分危急。刘邦命令军队将自己的印章丢进河中,表示自己放弃了王位,以示诚意。然后,他命令自己的将士去找印章,只要找到印章,就证明自己还活着,他们就会再次集结起来反击项羽的军队。最终,刘邦的印章被找到,证明了他还活着,将士们士气大增,最终打败了项羽。从此,人们用“印定”来形容事物经过验证、确定的结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印章”和“确定”相关联来记忆。“印章”代表印证的过程,“确定”代表得到的结果。
- 词语结构
- 成语“印定”是由动词“印”和动词“定”组成的。
- 详细解释
- 指事物经过验证、检验后得到证明或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