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逐夷的词语解释
逐夷的意思
拼音:zhú yí    注音:ㄓㄨˊ ㄧˊ
基本解释

(1).即鱁鮧,河豚肉。《南齐书·良政传·虞愿》:“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鉢盛蜜渍之,一食数鉢。”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齐书·虞愿传>后》:“盖鯸鮧,河豚白。蜜渍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气。贫家不易得。鯸鮧误为鱁鮧,又作逐夷。”
(2).腌鱼肠。 唐 陆广微 《吴地记·逐夷》:“夷人闻王亲征不敢敌,收军入海,据东沙洲上。 吴 亦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一月。属时风涛,粮不得度。王焚香祷天,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遶 吴王 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夷人一鱼不获,遂献宝物,送降款。 吴王 亦以礼报之,仍将鱼腹肠肚,以咸水淹之,送与夷人,因号逐夷。”

基本含义
一步一步地消除外族或异己的势力。
详细解释
逐夷是由“逐”和“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逐”意为逐步、逐渐,表示逐步消除;“夷”指外族或异己,表示对外族或异己的势力进行打败和消除。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一步一步地消除外族或异己的势力,逐渐取得胜利。
使用场景
逐夷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或民族逐步消除外族侵略,恢复独立和统一的历史过程。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逐步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故事起源
逐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历史。在古代,中国常常会遭受外族的侵略,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统一常常受到威胁。逐夷这个成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用来形容中国人民逐步消除外族侵略,恢复独立和统一的历史进程。
词语结构
逐夷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逐”是动词,表示逐步、逐渐;“夷”是宾语,表示外族或异己的势力。
例句
1. 他们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逐夷,恢复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2. 我们要坚定信心,一步一步地逐夷,战胜困难。
记忆技巧
记忆逐夷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通过联想:可以联想成“逐一夷除”,表示逐一消除外族的势力。2. 通过画图:可以画一个人逐步击败一群外族的图画,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逐夷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战争和国家统一的过程,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英雄一样,勇敢地逐夷,保卫家园。2. 初中生:只有通过艰苦的努力,我们才能逐夷,实现中国梦。3. 高中生: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逐夷,实现民族的复兴。4. 大学生:我们要通过创新和拼搏,逐夷,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0)
诗文中出现“逐夷”的诗词

傅山人倭剑歌

倭奴器物巧绝剑最奇,大都千年铁精始为之。

沈埋阴井忘岁月,选练吉日分雄雌。

人血为涂见者悸,禁以神咒传相秘。

腥气非关龙甲文,光怪自逐夷形异。

不独国中争价高,往往犯险来夸示。

飞渡鲸波几万重,包截鲛皮一尺二。

金环纽束成宛转,青组交织横襻系。

画屏文箑贡尚方,此物自诡从藏置。

丁戊山人独见知,货之不惜倾囊赀。

当年携持游武夷,山鬼莫敢窥茅茨。

谓我骨相非凡姿,什袭缄封为赠遗。

开匣拂拭惊陆离,左挥右霍寒风悲。

即令朔方上谷多鼙鼓,尔独奚为与我随。

噫吁嚱少年意气不在兹,会须自断贪嗔痴。

(0)

偶题

杞菊苗香雨足时,芼羹千载忆天随。

食盘近觉鱼虾贵,勿笑吴伧啖逐夷

(0)

弋阳赠郑梦龄

二仪森万有,错杂难比同。

穷通与得丧,孰匪真宰功。

达人会其理,委志顺鸿濛。

我昨坐狂悖,苦词腾上穹。

幸宽鈇鍎威,甘逐夷僰风。

察卒事驱追,严程敢从容。

朝命知谓何,祸恐不测中。

亲朋断踪迹,音贶亦罕通。

我公独无畏,勖我全始终。

别筵炳明烛,高谈动帘栊。

众口陈利害,哆然竞西东。

公曰是有命,心安貌怡融。

忽忽十三载,蛮花看屡红。

公当方面寄,勋业何崇崇。

疾驱无后先,独复乖崖翁。

宠光耀川蜀,金空亘长虹。

北风振霜叶,槭槭堕我篷。

一系拜公毕,抚心载忡忡。

念昔执别初,那卜今再逢。

离合固前定,多计讵为工。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