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对垒的词语解释
对垒的意思
拼音:duì lěi    注音:ㄉㄨㄟˋ ㄌㄟˇ
基本解释

[释义]
(动)指两军相持,也用于下棋、赛球等。
[构成]
动宾式:对|垒

英文翻译

1.(两军相持) stand facing each other; confront [oppose] each other, ready for battle; be pitted against each other

详细解释

◎ 对垒 duìlěi
[stand facing each other,ready for battle;be pitted against each other] 指两军相持,也用于下棋、赛球等
两国乒乓球队的双方名将对垒,打得十分精采
(1).两军相持;交战。《晋书·宣帝纪》:“﹝ 诸葛亮 ﹞数挑战,帝不出……与之对垒百餘日。”《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二年》:“今北军之来,三年於兹,行省统军马二三十万,未尝对垒。”
(2).泛指双方竞争;相匹敌。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山谷 翁作 司马文正公 輓词, 后山 作 南丰 先生輓词, 水心 作 高孝 两朝輓词,皆超軼絶尘,诚可对垒。” 明 康海 《斗鹌鹑·春游南山》词:“胜日寻芳,词人对垒。”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卫万 《吴宫怨》……高华响亮,可与 王勃 《滕王阁》诗对垒。”

基本含义
指双方对立、对抗、对峙的局面。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两个相对立的团体、势力、观点等在某个问题上的对抗与对峙。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国家、两个党派、两个企业等之间的竞争、对抗情况。
故事起源
对垒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哀公十一年》。当时,鲁国和齐国因为领土争端而发生冲突。鲁国的公子围率领鲁军与齐军对垒,形成了双方对抗、对峙的局面。后来,人们用“对垒”来形容类似的对立局面。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例句
1. 两国军队在边境对垒,气氛紧张。2. 这两个公司一直在市场上对垒,争夺市场份额。
记忆技巧
可以将“对垒”与两个人站在对立的墙壁两侧的场景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对立、对抗相关的成语,如“对立”、“对抗”、“对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同桌经常在游戏上对垒,争夺胜利。2. 初中生:两个班级在篮球比赛中对垒,比分一直很接近。3. 高中生:两个政党在选举中对垒,争夺政权。4. 大学生:两个科研团队在创新项目上对垒,争夺科研成果。5. 成年人:两个公司在市场上对垒,争夺客户资源。
(0)
诗文中出现“对垒”的诗词

十月二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读刘宾客集

瀑山木落霜寒夜,共读吾家梦得诗。

坐对遗篇忘漏尽,手遮残烛怕风吹。

森严似听元戎令,机警如看国手棋。

千载愚溪相对垒,未应地下友微之。

(0)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

鸣局宁虚日,闲窗任废时。

琴书甘尽弃,园井讵能窥。

运石疑填海,争筹忆坐帷。

赤心方苦斗,红烛已先施。

蛇势萦山合,鸿联度岭迟。

堂堂排直阵,衮衮逼羸师。

悬劫偏深猛,回征特险巇。

旁攻百道进,死战万般为。

异日玄黄队,今宵黑白棋。

斫营看迥点,对垒重相持。

善败虽称怯,骄盈最易欺。

狼牙当必碎,虎口祸难移。

乘胜同三捷,扶颠望一词。

希因送目便,敢恃指纵奇。

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

眠床都浪置,通夕共忘疲。

晓雉风传角,寒丛雪压枝。

繁星收玉版,残月耀冰池。

僧请闻钟粥,宾催下药卮。

兽炎馀炭在,蜡泪短光衰。

俛仰嗟陈迹,殷勤卜后期。

公私牵去住,车马各支离。

分作终身癖,兼从是事隳。

此中无限兴,唯怕俗人知。

(0)

秦淮斗草篇

乐游苑内花初开,结绮楼前春早来。

春色染山还染水,春光衔柳又衔梅。

此时芳草萋萋长,秦淮女儿多闲想。

闲想玉闺间,罗衣正试单。

芳飙入户吹帷动,巧鸟当窗搅梦残。

因娇丽日长安道,相戏相耍斗芳草。

芳草匝初齐,茸茸没马蹄。

芳草远如暮,望望迷人步。

将绿将黄不辨名,和烟和雾那知数。

凤凰台上旧时基,燕雀湖边当日路。

结伴踏春春可怜,花气衣香浑作烟。

谁分迟迟独落后,谁能采采不争前。

袅袅桑间路,佳期何暇顾。

悠悠淮水湄,远道不遑思。

空生谢客西堂梦,徒怨湘娥南浦离。

未鸣鹈筜先愁歇,乍啭仓庚正及时。

正及时,先愁歇。密取畏人窥,疾行防藓滑。

入深翠湿衣,缘高香袭袜。搴若将何为?

束刍欲待谁?茜红犹胜颊,荑白却惭肌。

薜荔裁衣安可被,菖蒲结带岂堪垂。

盈匊盈襜罗众芳,蛾飞蝶绕满衣裳。

兰皋藉作争衡地,蕙畹翻为角敌场。

分行花队逐,对垒叶旗张。

花花非一色,叶叶两相当。

君有麻与枲,妾有葛与藟。

君有萧与艾,妾有兰与芷。

君有合欢枝,妾有相思子。

君有拔心生,妾有断肠死。

嬴归若个中,输落阿谁里。

相向无言转自愁,芳坰过客忽疑秋。

别本辞柯何倚托,倾青委绿满郊丘。

虽残已受妍心惜,纵贱曾经纤手摘。

芍药多情且自留,蘼芜有恨从教掷。

人生宠爱几能终,人心安得采时同。

萦愁结念寻归径,接佩连裾趁晚风。

情知朽腐随泥滓,会化流萤入幕中。

(0)

题浯溪读碑图

漫郎左氏癖,鲁国羲之鬼。

千载远擅场,同时恰对垒

有唐九庙随秋烟,一片中兴石不毁。

几回吹律寒谷春,几度看碑陈迹新。

辽鹤归来认城郭,杜鹃声里含君臣。

折钗黄绢森光怪,旧国山河馀气概。

当年富贵腹剑多,异代风流椽笔在。

书生何负于国哉,元祐之籍何当来。

子瞻吃饱惠州饭,涪翁夜上浯溪台。

扶藜扫石溪声咽,不禁技痒还题碣。

清时有味是无能,但漱湘流莫饶舌。

(0)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三

干戈六代战血埋,双阙尚指山崔嵬。

当时君臣但儿戏,把酒空劝长星杯。

临春美女闭黄壤,玉枝自蕊繁如堆。

后庭新声散樵牧,兴废倏忽何其哀。

咸阳龙移九州坼,遗种变化呼风雷。

萧条中原砀无水,崛强又此凭江淮。

广陵衣冠扫地去,穿筑陇亩为池台。

吴侬倾家助经始,尺土不借秦人筛。

珠犀磊落万艘入,金璧照耀千门开。

建隆天飞跨两海,南发交广东温台。

中间嶪嶪地无几,欲久割据诚难哉。

灵旗指麾尽貔虎,谈笑力可南山排。

楼船蔽川莫敢动,扶伏但有谋臣来。

百年沧洲自潮汐,事往不与波争回。

黄云荒城失苑路,白草废畤空坛垓。

使君新篇韵险绝,登眺感悼随嘲咍。

嗟予愁惫气已竭,对垒每欲相劘挨。

挥毫更想能一战,数窘乃见诗人才。

(0)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江左承南渡,浔阳控上流。

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规摹古,三江险阨周。

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呼吸闻吴楚,封疆矗斗牛。

循良渡虎迹,神武射蛟游。

胜事馀莲社,风光足庾楼。

倚天开峻极,倒影湛飞浮。

鼎败香山往,官轻靖节休。

义门十世美,将业二王优。

顷岁承平久,斯民习俗修。

究心依学校,服力事田畴。

狱净苔荒砌,山深麦挂丘。

共知忠义笃,肯陷矫诬羞。

不料腥膻起,能令日月幽。

云屯满赤县,天意卒鸿沟。

郡邑生荆棘,江湖识冕旒。

竟捐形势地,聚作虎狼陬。

昔计何胜辱,群生亦暂偷。

奇功思赫赫,内治颇悠悠。

法令中间弊,流移不可留。

未经真抚恤,还已困虔刘。

对垒缘淮甸,长蛇致虏酋。

雷声忽天狗,旗尾又蚩尤。

隔岸几航苇,孤城亦缀斿。

兵戈闲耒耜,战舰夺松楸。

天下虽同扰,江西又不侔。

宿师惟此地,履亩倍他州。

诸将纷纷是,攸司日日掊。

文符竞旁午,膏血罄诛求。

战斗连年永,疮痍几日瘳。

孽牙中作梗,气习遂成媮。

情动穿墉鼠,风行借父耰。

秉彝均物则,失德自乾糇。

近世凡临镇,何人解抚柔。

帝为辍近侍,人喜得贤侯。

父子文章伟,君臣契分投。

王言资润色,国是仗谋猷。

诗似丘传鲤,书如固续彪。

凤毛宜鸑鷟,骥种自骅骝。

增重依莲幕,尤烦借箸筹。

折冲皆婉画,赐履又分忧。

奕奕长江上,源源数路头。

若非烦柱石,何以镇貔貅。

南土惊新事,西清拥碧油。

春风回野色,江月静帘钩。

地借长城望,尘清奕世雠。

有生皆固结,无士不冥搜。

立国须才用,闻公锐意收。

龙门如可上,敢请与荀俦。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