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奸狡的敌人。对敌方的蔑称。 宋 陆游 《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诗:“逋诛猾虏入槛车,北风吹乾草头血。”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论秦蜀》:“况 备 ( 刘备 )又非人望之所归, 周瑜 以梟雄目之…… 孙权 以猾虏呼之, 亮 独何见而委身焉。”
- 基本含义
- 指狡猾奸诈的人。
- 详细解释
- 猾虏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猾指狡猾,虏指俘虏。猾虏形容一个人行为狡诈狠毒,心机深沉,总是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用心险恶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善于欺骗他人、心思阴险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猾虏的故事并没有特定的起源,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古代战争有关。在古代战争中,猾虏一词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善于用计谋、阴谋诡计来攻击敌人的将领或士兵。
- 词语结构
- 猾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是个猾虏,总是耍手段欺骗别人。2. 这个猾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出卖朋友。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猾虏”与狡猾奸诈的人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这个成语的含义。你可以想象一个狡猾的人被俘虏,但他仍然保持着狡猾的本性。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猾虏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猾虏,经常欺负我们。2. 初中生:这个人真是个猾虏,总是用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3. 高中生:他的行为太猾虏了,一点道德底线都没有。4. 大学生:面对那个猾虏,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要被他的伎俩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