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警示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对现实生活中的危险、错误或不良行为进行提醒和警告的情况。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教育、工作、家庭等,用来告诫人们要警惕可能出现的问题,以避免损失或错误的发生。
- 例句
- 1. 领导对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警示,我们要引以为戒。2. 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示钟,我们应该加强内部管理。
- 基本含义
- 警告、提醒
- 基本解释
告诫示意。《旧唐书·儒学传上·罗道琮》:“ 道琮 设祭慟哭,告以欲与俱归之意,若有灵者,幸相警示。”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故事和小说,了解更多关于警示的情境和用法。还可以通过参加讨论或写作练习,深入思考警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交通安全的课,警示我们要过马路时要注意看红绿灯。2. 初中生:父母经常警示我要注意学习,不要沉迷于手机游戏。3. 高中生:老师在班会上警示我们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骗或受到伤害。4. 大学生:学校给我们发了一封警示邮件,提醒我们要注意防范校园盗窃事件。5. 成年人:政府发布了一条警示信息,提醒市民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感染传染病。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警示”的全面学习指南,请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有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官员叫做晏婴,他在齐国担任重要职务。有一天,齐国的国君襄公问晏婴:“国家有什么需要警示的地方吗?”晏婴回答说:“国家的危险在于内部,而不在于外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警示不仅仅是对外部的危险进行提醒,更重要的是对内部的问题进行警戒和警示。
- 英文翻译
1.caution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手持警示灯向下方发出警告的光芒,以提醒人们要警惕可能的危险。
- 词语结构
- 警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警”,第二个字是“示”。
- 详细解释
- 警示是一个动词,表示通过警告或提醒来使人警觉。它强调通过言语、行为或其他方式向人们传达警告或提醒的信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避免可能的危险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