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统治人民。《管子·牧民》:“御民之轡,在上之所贵。”《晏子春秋·谏下二五》:“礼者,所以御民也;轡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 婴 未之闻也。”《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於春冰,怀御奔於秋驾” 李善 注引《邓析子》:“明君之御民,若乘奔而无轡,履冰而负重也。”
- 基本含义
- 治理百姓,统治民众
- 详细解释
- 御民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御意为统治、管理,民指百姓、民众。御民的基本含义是指统治者善于治理百姓,以及对人民进行善治。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统治者应当有责任和能力保障人民的福祉和安宁。
- 使用场景
- 御民常用于描述统治者善于治理百姓的情况,也可用于赞扬领导者或政府善于管理人民、保障人民权益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御民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一年》:“夫御民者,非以德、非以怀也,以严以敬。”这句话是描述齐国的一位君主,他通过严厉的法度和尊重百姓的行为来治理国家。由此形成了成语“御民”。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动词“御”和名词“民”组成。
- 例句
- 1. 他是一位善于御民的领导者,人民对他的治理非常满意。2. 这个国家的政府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御民,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御民与“治理百姓”这个含义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统治者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手持权杖,善于管理和保障人民的福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治理、领导、民众相关的成语,如“德政”、“民心”、“舆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的校长很会御民,班级里的事情他都能处理得很好。中学生:领导者应该具备御民的能力,关心人民的福祉。大学生:政府应该积极御民,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