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翠虚的词语解释
翠虚的意思
拼音:cuì xū    注音:ㄘㄨㄟˋ ㄒㄩ
基本解释

碧空,高空。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翠虚捎魍魎,丹极上鯤鹏。”

基本含义
形容山色或景色美丽而幽静。
详细解释
翠虚是由“翠”和“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翠指绿色,虚指空旷。这个成语形容山色或景色美丽而幽静,如同翠绿的虚空一样。
使用场景
翠虚一词常用于描述自然风景,尤其是山水景观。可以用来形容山脉连绵、山水清幽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花草繁茂、景色宜人的庭院或公园。
故事起源
翠虚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蒹葭》中:“翩翩者,子蒙之。翩翩者,翠如林。匪伊威仪,皇后之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用“翠如林”形容了山色的美丽。后来,人们将“翠如林”简化为“翠虚”,并广泛应用于描述美丽的自然景观。
词语结构
翠虚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翠”和形容词“虚”组成。
例句
1. 这座庭院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真是一个翠虚的世界。2. 登上山顶,一片翠绿的山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真是翠虚可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翠虚”与美丽的自然景色联系起来,形成形象联想。想象一片翠绿的山脉连绵不绝,景色幽静宜人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自然景色相关的成语,如“绿草如茵”、“水天一色”等,扩大词汇量,丰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团锦簇,真是翠虚可人。初中生:我喜欢在山上徒步旅行,山脉连绵的翠虚景色让我心旷神怡。高中生:乡村的风光真是美不胜收,每次回家都能看到翠虚如画的田园风光。
(0)
诗文中出现“翠虚”的诗词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

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彝陵。

迟暮嗟为客,西南喜得朋。

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

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

昔岁文为理,群公价尽增。

家声同令闻,时论以儒称。

太后当朝肃,多才接迹升。

翠虚捎魍魉,丹极上鹍鹏。

宴引春壶满,恩分夏簟冰。

彫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

学并卢王敏,书偕褚薛能。

老兄真不坠,小子独无承。

近有风流作,聊从月继徵。

放蹄知赤骥,捩翅服苍鹰。

卷轴来何晚,襟怀庶可凭。

会期吟讽数,益破旅愁凝。

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

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

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

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回首追谈笑,劳歌局寝兴。

年华纷已矣,世故莽相仍。

刺史诸侯贵,郎官列宿应。

潘生骖阁远,黄霸玺书增。

乳贙号攀石,饥鼯诉落藤。

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凭久乌皮折,簪稀白帽棱。

林居看蚁穴,野食行鱼罾。

筋力交彫丧,飘零免战兢。

皆为百里宰,正似六安丞。

姹女萦新裹,丹砂冷旧秤。

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鍊骨调情性,张兵挠棘矜。

养生终自惜,伐数必全惩。

政术甘疏诞,词场愧服膺。

展怀诗诵鲁,割爱酒如渑。

咄咄宁书字,冥冥欲避矰。

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0)

罗浮翠虚吟

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

眼前万事去如水,天地何处一沙鸥。

吾将蜕形归玉阙,遂以金丹火候诀。

说与琼山白玉蟾,使之深识造化骨。

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

指示铅汞两个字,所谓真的玄中玄。

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采取渐凝结。

而今通神是白血,已觉四肢无寒热。

后来依旧去参人,勘破多少野狐精。

个个不是真一处,都是旁门不是真。

恐君虚度此青春,从头一一为君陈。

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

有如迷者学采战,心心只向房中恋。

谓之阴丹御女方,手按眉间吸气咽。

夺人精气补吾身,执著三峰信邪见。

产门唤作生身处,九浅一深行几遍。

轩后彭祖老容成,黄谷寿光赵飞燕。

他家别有通霄路,酒肆淫坊戏历鍊。

莫言花里遇神仙,即把金篦换瓦片。

树根已朽叶徒青,气海波翻死如箭。

其他有若诸旁门,尚自可结安乐缘。

有如服气为中黄,有如守顶为混元。

有如运气为先天,有如咽液为灵泉。

或者脾边认一穴,执定为之呼吸根。

或者口鼻为玄牝,纳清吐浊为返还。

或者默朝高上帝,心目上视守泥丸。

与彼存思气升降,以此谓之夹脊关。

与彼闭息吞津唾,谓之玉液金液丹。

与彼存神守脐下,与彼作念相眉间。

又如运心思脊骨,又如合口柱舌端。

竦肩缩颈偃脊背,唤作直入玉京山。

口为华池舌为龙,唤作神水流潺潺。

此个旁门安乐法,拟作天仙岂不难。

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谓胎息。

手持念珠数呼吸,水壶土圭则时刻。

或依灵宝秘法行,直勒尾闾咽津液。

或参西山会真记,终日无言面对壁。

时人虽是学坐禅,何曾月照寒潭碧。

时人虽是学抱元,何曾如玉之在石。

或言大道本无为,枯木灰心孤默默。

或言已自显现成,试问幻身何处得。

更有劳形采日月,谓之天魂与地魄。

更有终宵服七曜,谓之造化真血脉。

更有肘后飞金精,气自腾腾水滴滴。

更有太乙含真气,心自冥冥肾寂寂。

有般循环运流珠,有般静定想朱橘。

如斯皆是养命方,即非无质生灵质。

道要无中养就儿,个中别有真端的。

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

可怜愚夫自执迷,迷迷相指尽无为。

个般诡怪颠狂辈,坐中摇动颤多时。

屈伸偃仰千万状,啼哭叫唤如儿嬉。

盖绿方寸无主人,气虚气散神狂飞。

一队妄想争唱鬨,以此诳俗诱愚痴。

不知与道合其真,与鬼合邪徒妄为。

一才心动气随动,跳跃颤掉运神机。

或曰此是阳气来,或曰龙虎争战时。

或曰河车千万迎,或曰水火相奔驰。

看看摇摆五脏气,一旦脑泻精神羸。

当初神祖留丹诀,无中生有作丹基。

何曾有此鬼怪状,尽是下士徒阐提。

我闻前代诸圣师,无为之中无不为。

尽于无相生实相,不假想化并行持。

则有些儿奇又奇,心肾元来非坎离。

肝心脾肺肾肠胆,只是空屋旧藩篱。

涕唾津精气血液,只可接助为阶梯。

精神魂魄心意气,观之自是而实非。

何须内观及鉴形,或听灵响视泓池。

吞霞饮露服元气,功效不验心神疲。

演说清虚弄炉火,索人投状赍金宝。

敢将蛙井藐沧溟,元始天尊即是我。

虚收衔号伪神通,指划鬼神说因果。

今朝明朝又奏名,内丹外丹无不可。

欺贤罔圣昧三光,自视祸福皆懡㦬。

招邀徒弟走市廛,醉酒饱德成群夥。

大道从来绝名相,真仙本自无花草。

教他戒誓立辛勤,争如汝自辛勤好。

一人迷昧犹自可,迷以传迷迷至老。

此辈一盲引众盲,共入迷途真忧恼。

忽朝福尽罪报来,获罪于天无所祷。

三元九府录其愆,迫魂系魄受冥考。

举世人人喜学仙,几人日日去参玄。

各自妄诞自相高,不务真实为真诠。

古人好语须切记,工夫纯熟语通仙。

言语不通非眷属,工夫不到不方圆。

我昔工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

有一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

翻思尘世学道者,三年九载空迁延。

依前云水游四海,冷眼看有谁堪传。

炷香问道仍下风,勘辨邪正知愚贤。

归来作此翠虚吟,犹如杲日丽青天。

扫除末学小伎术,分别火候鍊药物。

只取一味水中金,收拾虚无造化窟。

促将百脉尽归源,脉任气停丹始结。

初时枯水依寒岩,二兽相逢如电掣。

中央正位产玄珠,浪静风平云雨歇。

半时之间见丹头,软似绵团硬似铁。

此时南方赤凤血,采之须要知时节。

一般才得万般全,复命归根真孔穴。

内中自有真壶天,风物光明月皎洁。

龙吟虎啸铅汞交,灼见黄芽芽白雪。

每常天地交合时,夺取阴阳造化机。

卯酉甲庚须沐浴,弦望晦朔要防危。

随日随时则斤两,抽添运用在怡怡。

十二时中只一时,九还七返这些儿。

温养功须常固济,巽风常向坎中吹。

行坐寝食总如之,性恐火冷丹力迟。

一年周天除卯酉,九转工夫月用九。

至于十月玉霜飞,圣胎圆就风雷吼。

一载胎生一个儿,子生孙了又孙枝。

千百亿化最妙处,岂可容易教人知。

忘形死心绝尔汝,存亡动静分宝主。

朝昏药物有浮沉,水火爻符宜检举。

真气薰蒸无寒暑,纯阳流溢无生死。

有一子母分胎路,妙在尾箕斗牛女。

若欲延年救老残,断除淫欲行旁门。

果将流形永住世,除非运火鍊神丹。

神丹之功三百日,七解七蜕成大还。

聚则成形散成气,天上人间总一般。

宁可求师安乐法,不可邪淫采精血。

古云天地悉皆归,须学无为清净诀。

缚住青山万顷云,捞取碧潭一轮月。

玄关一窍无人知,此是刀圭甚奇绝。

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却把太虚为炉鼎,活捉乌兔为药材。

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云雷。

昔日混沌今品物,一时交结成圣胎。

也无金木相间隔,也无龙虎分南北。

不问子母及雌雄,不问夫妻及黑白。

何人名曰大还丹,太上老君吞不得。

老君留与清闲客,服了飞仙登太极。

更将一盏鸿濛酒,饵此刀圭壮颜色。

任从沧海变桑田,我道壶中未一年。

悬知汝心如铁坚,所以口口密相传。

妙处都无半句子,神仙法度真自然。

速须下手结胎仙,朗吟归去蓬莱天。

(0)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南征为客久,西候别君初。

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荆门留美化,姜被就离居。

闻道和亲人,垂名报国馀。

连枝不日并,八座几时除。

往者胡星孛,恭惟汉网疏。

风尘相澒洞,天地一丘墟。

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钩陈摧徼道,枪藟失储胥。

文物陪巡守,亲贤病拮据。

公时呵䝟貐,首唱却鲸鱼。

势惬宗萧相,材非一范雎。

尸填太行道,血走浚仪渠。

滏口师仍会,函关愤已摅。

紫微临大角,皇极正乘舆。

赏从频峨冕,殊私再直庐。

岂惟高卫霍,曾是接应徐。

降集翻翔凤,追攀绝众狙。

侍臣双宋玉,战策两穰苴。

鉴澈劳悬镜,荒芜已荷锄。

向来披述作,重此忆吹嘘。

白发甘凋丧,青云亦卷舒。

经纶功不朽,跋涉体何如。

应讶耽湖橘,常餐占野蔬。

十年婴药饵,万里狎樵渔。

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

但惊飞熠耀,不记改蟾蜍。

烟雨封巫峡,江淮略孟诸。

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

努力输肝胆,休烦独起予。

(0)

云游歌

尝记得洞庭一夜雨,无蓑无笠处。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许檐头住。

又记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冻得皮迸血,只是寒彻骨。

又记得江东夏热时,路上石头如火热,教我何处歇。

无扇可摇风,赤脚走不辍。

又记得青城秋月夜,独目松阴下,步虚一阕罢,口与心说话。

寒烟漠漠万籁静,彼时到山方撮乍。

又记得潇湘些小风,吹转华胥梦,衔山日正红。

一声老鸦鸣,鸦鸣过耳寻无踪。

这些子欢喜,消息与谁通。

又记得淮西兵马起,枯骨排数里。

欲餐又无粮,欲渴又无水。

又记得一年到村落,瘟黄正作恶。

人来请符水,无处堪摸索。

神将也显灵,乱把鬼神捉。

又记得北邙山下行,古墓秋草生,纸钱雨未乾。

白杨风潇潇,荒台月盈盈。

一夜鬼神哭不止,赖得度人一卷经。

又记得通衢展手处,千家说惭愧,万家说调数。

倚门眼看鼻,频频道且过。

满面著尽笑,喝骂叫吾去。

又记得入堂求挂搭,嫌我太蓝缕。

直堂与单位,知堂言不合。

未得两日间,街头行得匝。

复入悲田院,乞儿相混杂。

又记得几年霜天卧荒草,几夜月明自绝倒。

几日淋漓雨,古庙之中独自坐。

受尽寒,忍尽饥,未见些子禅,未见些子道。

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

说一句痛处针便住,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

心花结成一粒红,渠言只此是金丹。

万卷经,总是闲。道人千万个,岂识真常道。

这些无跷蹊,不用暗旗号。

也是难,八十老翁咬铁盘,也是易,一下新竹刀又利。

说与君云游今几春,蓬头赤毵珉,那肯教人识。

(0)

必竟恁地歌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0)

快活歌·其二

破衲虽破破复补,身中自有长生宝。

拄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或狂走,或兀坐,或端立,或仰卧。

时人但道我风颠,我本不颠谁识我。

热时只饮华池雪,寒时独向丹中火。

饥时爱吃黑龙肝,渴时贪吸青龙脑。

绛宫新发牡丹花,灵台初生薏苡草。

却笑颜回不为夭,又道彭铿未是老。

一盏中黄酒更甜,千篇内景诗尤好。

没弦琴儿不用弹,无腔曲子无人和。

朝朝暮暮打憨痴,且无一点闲烦恼。

尸解飞升总是闲,死生生死无不可。

随缘且吃人间饭,不用缫蚕不种稻。

寒霜冻雪未为寒,朝饥暮馁禁得饿。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间不爱真人号。

跨虎金翁是铅兄,乘龙姹女为汞嫂。

泥丸宫里有黄婆,解把婴儿自怀抱。

神关气关与心关,三关一簇都穿过。

六贼心如火正焚,三尸胆似天来大。

不动干戈只霎时,破除金刚自搜逻。

一齐缚向火炉边,碎为微尘谁斩挫。

而今且喜一粒红,已觉丁公婚老媪。

当初不信翠虚翁,岂到如今脱关锁。

叶苗正嫩采归来,猛火炼之成紫磨。

思量从前早是早,翠虚翁已难寻讨。

我今不见张平叔,便把悟真篇骂倒。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

世人若要炼金丹,只去身中求药草。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无人道。

但知进退与抽添,七返九还都性燥。

溪山鱼鸟恁逍遥,风月林泉供笑傲。

蓬头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满归逢岛。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时呵呵自绝倒。

云满千山何处寻,我在市廛谁识我。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