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喻枝头红花。 唐 白居易 《同诸客携酒早春看樱桃花》诗:“緑餳粘盏杓,红雪压枝柯。” 元 胡祗遹 《阳春曲·春景》曲:“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刘春池 ﹞《雨中海棠》云:‘黑云若得明朝霽,红雪犹餘未放枝。’”
(2).犹红云。喻荔枝。 宋 韩元吉 《醉落魄》词:“ 玉环 旧事谁能説,迢迢驛路香风彻。故人莫恨东南别。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参见“ 红云 ”。
(3).古代一种珍贵的化妆用品。犹今之护肤油脂之类。 唐 王建 《宫词》之六七:“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傍边书勅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唐 刘禹锡 《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金稜合二。”
- 英文翻译
1.red snow
- 基本含义
- 指战斗中的伤亡,尤指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 详细解释
- 红雪是由“红”和“雪”两个词组成的,其中,“红”指的是血的颜色,代表着战斗中的伤亡;而“雪”则是指雪花,用来形容伤亡的数量之多。因此,红雪意味着战斗中大量的伤亡,尤其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景象。
- 使用场景
- 红雪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战争、战斗场面中的惨烈和残酷,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悲惨的场景。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区遭受战争的摧残,或者某个事件造成的巨大伤亡。
- 故事起源
- 红雪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杨慎的《燕京岁时记》中。这个成语原本是形容北方严寒冬天的景象,如雪花纷飞,地面被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白雪。后来,由于战争频繁发生,人们将红雪这个词用来形容战场上的惨烈场景。
- 词语结构
- 红雪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例句
- 1. 战争中的红雪让人心惊胆战。2. 这场灾难性的地震使整个城市变成了红雪一片。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红雪形象化地记忆为“血染的雪”,通过联想形成记忆。另外,可以通过与战争、灾难等相关的图片或故事结合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争、灾难相关的成语,如“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中的红雪让人们都很伤心。2. 初中生:历史书上记载了很多红雪的场景,让我感到很震撼。3. 高中生:这个电影中描绘的红雪场面非常真实,让人触目惊心。4. 大学生:读到这篇战争小说,作者用红雪来形容战场的血腥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