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忘身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追求某种事业、工作或爱好时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工作、运动、艺术创作等活动中,甚至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和舒适来追求自己的目标。
- 例句
- 1. 他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忘身于工作,几乎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2. 她对教育事业忘身投入,每天都在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奋斗。
- 基本含义
- 指人忘却自己的身份、地位,投身于某种事业或活动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 基本解释
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汉 贾谊 《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其所以忘身徇国,捨逸就劳者,岂有求而然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更多与奉献精神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学习。例如,“舍己为人”、“全心全意”等成语都与奉献精神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忘身于辅导他们的功课。2. 初中生:她为了参加学校的艺术节,忘身于排练舞蹈,每天都练习到很晚。3. 高中生:他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忘身于备考,每天都在图书馆里学习。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忘身”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忘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东周列国志》中的“鄭忘身”一文中。相传,鄭国有一位叫做鄭忘身的人,他是鄭国的大臣,才华出众,聪明能干。然而,他却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漠不关心,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国家做贡献的工作中,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生活。他的忘我精神和奉献精神为后人所称道,因此“忘身”一词成为了形容人们全身心投入某种事业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忘记自己的身份”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追求某种事业时,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 词语结构
- 忘身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忘”表示忘记、遗忘,而“身”表示身份、地位。
- 详细解释
- 忘身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对于某种事业或活动的投入程度非常高,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个词语强调了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时所表现出的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