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都授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常用于描述教育、学术、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传承和学习。
- 例句
- 1. 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几乎所有学科的知识都授。2. 这所学校注重素质教育,不仅授课,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都授。
- 基本含义
- 指所有的知识都得到了传授和学习。
- 基本解释
谓集中诸生讲授经义。《汉书·翟方进传》:“ 胡常 与 方进 同经…… 方进 知之,候伺 常 大都授时,遣门下诸生至 常 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説。” 颜师古 注:“都授,谓总集诸生大讲授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知识传承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都授了很多知识给我们。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参加各种兴趣班,让自己的知识都授。3. 高中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要全面,不仅要掌握文理科的知识,还要注重其他方面的都授。4. 大学生:大学是一个知识宝库,我们要努力学习,让自己的知识都授。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知识都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 故事起源
- 都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襄公召集了各地的贤士,他们以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向襄公传授,使得襄公的统治更加稳定和有力。后来,人们用“都授”来形容学习的广泛和全面。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都授”与“广泛学习”、“全面传授”等概念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各种知识,学生们都在认真听讲,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成语“都授”由两个汉字组成,都是副词,授是动词。
- 详细解释
- 都授是一个由动词“都”和动词“授”组成的成语,意为“都被传授”。它表示所有的知识都得到了传授和学习,指人们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