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就擒 jiùqín
[be captured] 受擒拿;被捉
即刻就擒
- 详细解释
被捉。擒,也写作“禽”。《新唐书·李绛传》:“今孽竖就擒,方收威柄。” 陈毅 《示郝鹏举》诗:“而今俯首尔就擒,仍自教尔分人狗。”
- 基本含义
- 指被敌人捉住,无法逃脱。
- 使用场景
- 就擒多用于描述战争、斗争、追捕等情境中,形容被敌人或对手捉住、制服,无法逃脱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个人在某种困境或难题中束手无策,无法解脱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就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年》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庄王派遣大将伍员率军攻打郑国。伍员对郑国的国君发出了战书,威胁要将其“就擒”。郑国的国君得到战书后,非常恐惧,决定自杀以避免被擒。最后,郑国的大夫子产劝说国君不要自杀,而是要勇敢面对敌人。最终,郑国国君听从了子产的建议,勇敢地面对了楚军,最终没有被就擒。
- 词语结构
- 主语 + 就擒
- 例句
- 1. 在战场上,敌人被我军就擒。2. 面对困境,我们不能轻易就擒,要勇敢面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只被捕捉的小动物,无法逃脱,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就擒相关的成语,如“不屈不挠”、“死里逃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捉迷藏游戏中被同学就擒了。2. 初中生:篮球比赛中,我们的队友被对方球员就擒住了。3. 高中生:面对困境,我们不能轻易就擒,要坚持下去。4.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我们要有自信,不要轻易就擒。5. 成年人: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不能就擒,要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