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征鴈 ”。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南朝 梁 刘潜 《从军行》:“木落雕弓燥,气秋征鴈肥。” 唐 李涉 《送魏简能东游》诗之二:“ 燕市 悲歌又送君,目随征雁过寒云。” 宋 秦观 《忆秦娥》词:“愁如织,两行征雁,数声羌笛。” 明 高启 《送张员外从军越上》诗:“秋声万里随征鴈,南北 长江 竟谁限?”
- 基本含义
- 指派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
- 详细解释
- 征雁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信方式。古人在战争中,常常派遣使者或者信使携带信函或者口信,通过让雁鸟传递来传达消息或者请求。因此,征雁成为了传递消息或者请求的象征。
- 使用场景
- 征雁一词可用于描述现代社会中传递消息或者请求的行为。比如,可以用于描述派遣使者去交涉、传递信函或者转达口信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征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常常通过派遣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而为了加快传递速度,他们常常利用雁鸟的迁徙特性,让雁鸟携带信函或者口信传递。因此,征雁成为了传递消息或者请求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征雁属于动宾短语,由动词“征”和名词“雁”组成。
- 例句
- 1. 我们需要征雁一位专家来指导我们的研究。2. 公司派遣征雁的人去与供应商进行谈判。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征雁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使者或者信使手持一封信,站在高山上,向天空中飞过的雁鸟投掷信函。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征雁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传递消息相关的成语,如“飞鸽传书”、“马到成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派遣征雁给同学带个口信,告诉他们星期六有聚会。2. 初中生:老师让我去征雁学校的校长,请求给我们增加体育课的时间。3. 高中生:我被选为学生代表,要去征雁政府官员,希望他们能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