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唐 制称御史台三院(台院、殿院、察院)退朝入台时其中为长的一人。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宣宗 时,御史 冯缄 三院退入臺,路逢集贤校理 杨收 ,不为之却。 缄 为朝长,取 收 僕笞之。”原注:“臺中故事,三院退朝入臺,一人谓之朝长。”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比喻事物的持续时间长久。
- 详细解释
- 朝长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一天之内能够听到道德的教诲,就算死了也没有遗憾。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朝闻道”取出,成为了“朝长”的成语,表示人的寿命长久。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祝福他人长寿,也可用来形容事物持续时间长久。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起源于孟子的一句名言,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认为人的一生应该追求道德和智慧,只有在接受了正确的教育和道德的熏陶之后,才能在有限的寿命里得到真正的满足和成就。
- 词语结构
- 朝长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朝”和动词“长”组成。
- 例句
- 1. 祝福您朝长、夕死可矣。2. 这个项目的持续时间朝长,我们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朝长”与“长寿”联系起来,因为“朝长”意味着人的寿命长久。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早晨起床的时候,看到太阳升起,表示一天的开始,也象征着寿命的延长。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长寿相关的成语,如“福寿双全”、“寿比南山”等。同时,可以学习孟子的其他思想和名言,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祝老师朝长,健康快乐。2. 初中生:希望爷爷奶奶朝长,能够陪伴我们更久。3. 高中生:人生苦短,我们应该朝长追求真理和智慧。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为未来的人生朝长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