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鼎鼐调和的词语解释
鼎鼐调和的意思
拼音:dǐng nài tiáo hé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协作默契,各个成员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任务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各界人士互相协作、和谐共处的局面。
例句
1. 这个团队的成员各有所长,鼎鼐调和,共同完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项目。2. 在这个公司,员工之间鼎鼐调和,和睦共处,工作氛围非常好。
基本含义
形容人才辈出、各尽其能,和谐共处。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群策群力”、“和衷共济”等,了解更多关于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之间鼎鼐调和,一起完成了一份漂亮的手工作品。2. 初中生:在篮球比赛中,我们队友之间鼎鼐调和,默契配合,最终赢得了比赛。3. 高中生:我们班同学在学习上鼎鼐调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团队成员之间鼎鼐调和,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梁惠王上》。当时,梁国的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回答说:“鼎鼐之中,四邻皆美。”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聚集人才,各尽其能,国家就会繁荣昌盛。
记忆技巧
可以将“鼎鼐调和”与“人才聚集、各展其能,和谐共事”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鼎鼐中聚集了各种不同的才能,一起协作、和谐共处。
词语结构
主要由“鼎鼐”和“调和”两个词组成。
词语解释
dǐng nài tiáo hé ㄉㄧㄥˇ ㄣㄞˋ ㄊㄧㄠˊ ㄏㄜˊ

鼎鼐调和(鼎鼐調和) 

相传 商 武丁 问 傅说 治国之方, 傅 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 武丁 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二折:“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亦省作“ 鼎鼐和 ”。 唐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鼎鼐调和”的诗词

梅花三首·其一

肯同凡卉争妍?自与高人索笑。

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

(0)

咏胡椒

结实重番小更繁,中原无地可移根。

自从鼎鼐调和去,姜桂纷纷不共论。

(0)

刘文靖健

二公鼎鼐调和地,翊赞无如少主昏。

善断固应推宋璟,反攻几至杀陈蕃。

谏书泪渍金滕册,奸党名刊端礼门。

居洛重思重入相,廿年顾命答明恩。

(0)

梅花三公图为龚绂朝美赋

何人善写生,下笔极精妙。

一枝早发擅魁名,三鸟安栖得公号。

点染虽人为,活动等天造。

应知寓托有深意,不作纤奇取时好。

之子嗜文学,致泽期远到。

一朝无心得此画,无乃开先露机兆。

鼎鼐调和时,冰霜岁寒操。

愿言有志事竟成,吾辈宗盟幸辉耀。

(0)

庆邦衡生朝用去年韵

劲气危言五十春,今骑厩马踏天津。

葵倾夏日心弥切,松度秋霜色转新。

鼎鼐调和知有日,君臣庆会岂因人。

周流四府须三纪,寿斝休辞痛饮醇。

(0)

禁中斋夜

寂寂斋心夜气浓,玉河西下凤楼东。

忽惊凡骨留天上,赖有仙僚共雪中。

莲漏暗通风力劲,琐窗斜映月痕空。

大烹本为牛羊荐,鼎鼐调和愧未工。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