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书空咄咄的词语解释
书空咄咄的意思
拼音:shū kōng duō duō    
使用场景
书空咄咄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自以为是,嘴上说得很有理,却缺乏实际依据的人。可以用于形容辩论中的不切实际的观点或言辞。
例句
1. 他在辩论中只是书空咄咄,没有任何实际证据。2. 这个人自称是专家,但他的观点完全是书空咄咄的。
基本含义
形容人说话自以为有理,但实际上没有根据或依据。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成语和其用法,可以扩展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理解。可以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和例句来学习更多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上总是书空咄咄地说自己是最聪明的,但其实他并不是。2. 初中生:那个同学在班级辩论比赛中书空咄咄地辩论,但却没有任何实际证据支持他的观点。3. 高中生:老师批评他的论文没有实际依据,只是书空咄咄地写了一些空洞的观点。
故事起源
书空咄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赵氏的人,他自命不凡,以为自己很有才华,经常在众人面前大言不惭。有一次,他在一场辩论中,高声自称自己是“书中之龙”,但却无法举出任何实际证据或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此,人们就用“书空咄咄”来形容这种自命不凡,却缺乏实际根据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本空白的书,大声地咄咄逼人地说话,但却没有任何内容,这样就可以联想到书空咄咄的含义。
词语结构
书空咄咄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书”、“空”和“咄”。其中,“书”表示书本、知识;“空”表示空洞、没有根据;“咄”表示高声、自以为是。
词语解释
shū kōng duō duō ㄕㄨ ㄎㄨㄙ ㄉㄨㄛ ㄉㄨㄛ

书空咄咄(書空咄咄) 

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中军 被废,在 信安 ,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 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金 元好问 《镇平县斋感怀》诗:“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丽品》:“公子疑信参半,书空咄咄,侦骑四出,踪绪杳然,悲愤填膺,一病几殆。” 夏衍 《文艺工作者与社会》:“社会上将文人看作一种特殊的存在,而将他们规定为只能书空咄咄而没有实行力的迂腐的人种。”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书空咄咄”的诗词

金缕曲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阅。看到伤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

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轻放下,不唱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拨。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声早遏,碧云裂。

(0)

题王复初所藏子昂临禊帖

昭陵玉函出人间,开平经今四百年。

永和远距贞观先,俯仰陈迹俱可怜。

古人学书如学仙,笔锋谁入玄之玄。

水晶宫里佳公子,风流翰墨皆天然。

我评逸少非真逸,史载深谋并绝识。

独留茧纸博千金,似是艺成能掩德。

名士由来赝逼真,书空咄咄彼何人。

遗才流落稽山下,修竹娟娟万古春。

(0)

次韵明仲游栖云阁

溪山步步开图障,山影更随溪荡漾。

回环两县烟雨奇,一目尽奄长桥上。

乾枫枯柳澹不春,欢伯为解愁城屯。

书空咄咄亦良苦,抵掌呜呜聊任真。

山房竹阴生晚寂,客醉忘归主忘客。

沉机已寄谢安棋,逸兴何惭阮孚屐。

道人栖云乐其天,孰知为仙孰为禅。

定应风蜩足枯槁,绝胜磨蚁争回旋。

(0)

落拓

落拓年来鬓欲苍,眼前身后两茫茫。

敢云卿辈都难记,自笑名心未易忘。

野鹿覆蕉谁梦醒,春蚕作茧任元黄。

书空咄咄真多事,且向垆头问醉乡。

(0)

初秋苦热步至孤山之阴即用东坡腊日游孤山韵

髯仙昔来明圣湖,雪压云气遥山无。

我今酷暑苦兀坐,散步来听林禽呼。

山人几家无妻孥,丁丁斧声兼笑娱。

方知此间可避暑,蜿蜒细径深林纡。

恨不即此营茅庐,我来与山两不孤。

凉风淅淅岩际竹,生意郁郁涧底蒲。

披莎择石坐良久,不觉赤日当西晡。

湖烟堤树晚萧瑟,点缀一幅倪迂图。

此时忽忆日停午,挥汗魂魄犹蘧蘧。

金精烁天浮云逋,书空咄咄愁追摹。

(0)

捒中感事·其五

书空咄咄只心知,大雅真难只手持。

当局何尝轻竖子,此生原不合时宜。

农桑课俗都成画,风雨怀人祗赋诗。

珍重宰官推毂意,诸君何术起疮痍!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