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些严格的规定、法律、态度或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战争、斗争等激烈的场景。
- 例句
- 1. 这个老师对学生要求严烈,从不容许任何的迟到和旷课。2. 这场战争的破坏力非常严烈,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 基本含义
- 形容情况或态度严峻、严格,没有余地。
- 基本解释
严厉。《后汉书·阜陵质王延传》:“ 延 性骄奢而遇下严烈。”《新唐书·丘行恭传》:“ 行恭 所守严烈,僚吏畏之。” 郭沫若 《学生时代·我的学生时代》:“后来 赵尔巽 下出严烈的命令,要学生复课,不然就要严办。”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严烈”相关的成语,如“严肃”、“严格”等,来拓宽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烈,不能随便玩手机。2. 初中生:这个考试的标准非常严烈,要求我们做到最好。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学习态度要求非常严烈,不能有丝毫懈怠。4. 大学生:这个实习岗位的要求非常严烈,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词义来形成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严格”、“严峻”等近义词进行对比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同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句来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
- 词语结构
- 严烈是一个形容词,没有固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严烈形容一种情况或态度非常严峻,没有任何妥协或宽容的余地。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态度极端严格、强烈,没有任何退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