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披衲的词语解释
披衲的意思
拼音:pī nà    注音:ㄆㄧ ㄣㄚˋ
使用场景
披衲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上装得很虔诚,但实际上却心怀不轨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行为或言语,并暗示其不真诚。
例句
1. 他表面上虔诚地披衲念经,但实际上却心怀不轨。2. 这个人平时总是披衲念佛,但他的行为却与佛教教义相悖。
基本含义
指出家人、僧尼穿着僧衣、戴着佛珠,具有宗教意味。
基本解释

披僧衣。谓出家为僧。 唐 贾岛 《题童贞上人》诗:“誓从五十身披衲,便向三千界坐禪。”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文化和宗教信仰,了解僧尼的生活和修行方式,以加深对披衲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表面上披衲念经,但实际上却不懂得佛教的真谛。2. 初中生:这个人总是披衲装神弄鬼,让人很难相信他的诚意。3. 高中生:他虽然披衲念佛,但却没有真正践行佛教的教义。4. 大学生:这个人总是披衲装模作样,但他的真实意图很明显。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故事起源
披衲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佛教。在佛教中,僧尼们会穿着特定的僧衣,戴着佛珠,以示他们的出家身份和对佛教的信仰。因此,披衲这个成语引申为表面上装得很虔诚,实际上却不真心信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表面上穿着僧衣、戴着佛珠,却内心不真诚,这样就能够很容易地记住披衲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披衲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披”和名词“衲”组成。
详细解释
披衲是指出家人、僧尼穿着僧衣、戴着佛珠,表示具有宗教意味。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虚伪,表面上装得很虔诚,实际上却不真心信仰。
(0)
诗文中出现“披衲”的诗词

题德玄上人院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0)

送僧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

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

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0)

题竹溪禅院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

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

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

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0)

山中酬唐太史见访

山斋寂寞腊初深,披衲朝朝闻梵音。

我已出家惟带发,君来连榻与同心。

天涯避地因多病,幻迹随缘即故林。

明月满庭残雪在,那堪孤棹返山阴。

(0)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二

不曾贪进不曾休,俯仰人间今白头。

一切有为皆妄幻,十方无碍足浮游。

谁言学佛须披衲,颇笑求仙唯造楼。

只有随缘是真谛,稳凭舟楫济安流。

(0)

离乱后寄九峰和尚二首·其二

萧洒复萧洒,松根独据梧。

瀑冰吟次折,远烧坐来无。老?寒披衲,孤云静入厨。

不知知我否,已到不区区。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