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杨的词语解释
三杨的意思
拼音:sān yáng    注音:ㄙㄢ ㄧㄤˊ
基本解释

(1).指 晋 朝 杨骏 、 杨珧 、 杨济 。《晋书·杨骏传》:“帝自 太康 以后,天下无事,不復留心万机,惟躭酒色,始宠后党,请謁公行,而 骏 与 珧 、 济 势倾天下,时人有‘三 杨 ’之号。”
(2).指 唐 代 杨凭 、 杨凝 、 杨凌 。《新唐书·杨凭传》:“﹝ 凭 ﹞长善文辞,与弟 凝 、 凌 皆有名, 大历 中,踵踊进士第,时号‘三 杨 ’。”
(3).指 明 朝的 杨士奇 、 杨荣 、 杨溥 。《明史·杨士奇杨荣杨溥传赞》:“是以 明 称贤相,必首三 杨 。” 清 钱谦益 《徐武静生日置酒高会堂赋赠八百字》诗:“ 华亭 遗一老,定策嫓三 杨 。”

基本含义
指人的精神状态或行为态度极为固执,不愿意改变。
详细解释
三杨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杨人三问,吾不告。”在古代,杨人是指杨国的人,他们因为固执己见,三次询问同样的问题而得名。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固执不化,不肯听取他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改变。
使用场景
三杨一词常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在某个问题上的固执态度。例如,当某人在讨论中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时,可以用“他真是个三杨”的形容。
故事起源
三杨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杨人因为固执己见,三次询问同样的问题被人们所嘲笑,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三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表示次数,表示固执的态度;“杨”是古代国名,代指杨国的人。
例句
1. 他对待新事物总是三杨,不肯接受任何改变。2. 老师建议他改进写作技巧,但他却三杨不听,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三杨”与“固执”、“不变”等词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像杨国的人一样,固执己见,不肯改变。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一些相关的成语,如“一意孤行”、“铁杵成针”等,它们都与个人的固执态度相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真是个三杨。2. 初中生:她对自己的梦想非常三杨,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3. 高中生:他在选择专业时非常三杨,一直坚持自己的兴趣方向。4. 大学生:他的观点非常三杨,不肯接受其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0)
诗文中出现“三杨”的诗词

金陵白下亭留别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齧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0)

江南曲四首·其一

露下五愿秋,雨打三杨愁。

齐梁才子多,埋在青山头。

(0)

五柳

五柳柴桑宅,三杨白下亭。

往来无一事,长得见青青。

(0)

满江红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

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情,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0)

恭题灵羊图

塞上春深草初绿,黄河套边堪放牧。

何来羌羚携乳畜,旁有韩卢将搏逐。

群羚不奔且不惊,车无影鸾无声。

持旄已归苏子卿,挟册未见黄初平。

羊何安闲卢何猛,以静制动清边境。

我皇执笔发深儆,意在和雍化强梗。

是时贤相惟三杨,升平辅理称虞唐。

九重优游翰墨场,天与人文垂四方。

(0)

赋得夏母篇书文太君障子

忠靖掌邦计,母廖尚皓首。

别殿赐宴归,高堂介眉寿。

是时长陵中,群公并耆旧。

三杨列馆阁,胡公为祭酒。

连镳登母堂,却行拜阶右。

锵锵委佩声,肃肃奉觞走。

母也徐唱言,雍容三爵后。

上云主恩深,报称莫相负。

下云计臣劳,提挈视吾友。

嗟此良宴会,明时信非偶。

谁与矢德音,乃在一寡妇。

养姑泣下泉,持家敝箕帚。

尚书信卿才,训迪自黄口。

虫鱼笺独劳,钧轴教已久。

繇来孤贫儿,往往践台斗。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