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以个人利益为重,不顾公共利益的人。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的行为。
- 例句
- 1.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公共利益,真是画梁之徒。2. 这个官员为了谋取私利,不惜破坏公共利益,简直就是画梁。
- 基本含义
- 指以画梁为名,实际上是在拆梁的行为。比喻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公共利益。
- 基本解释
有彩绘装饰的屋梁。 南朝 陈 阴铿 《和樊晋侯伤妾》:“画梁朝日尽,芳树落花辞。”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幃翠被鬱金香。”《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画梁悄悄,珠帘放下燕归来。” 徐迟 《牡丹》八:“只有她的唱腔,安详、徐疾,穿行在大红廊柱间,缭绕在金碧辉煌的画梁上。”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损人利己”、“铁饭碗”等,来拓展对于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不遵守规则,做了很多损害班集体利益的事情,真是画梁之徒。2. 初中生: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顾他人的感受,独自享受着公共设施,简直就是画梁。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明明知道这个决策对大多数人不利,却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坚持下去,真是画梁之徒。
- 故事起源
- 故事源自于明代小说《水浒传》。李虚中是小说中的一个反面角色,他以权谋私,不顾大局,最终遭到了惩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画梁”想象成一个人在墙上画梁的场景,并且这个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公共利益。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 画梁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李虚中的官员,他在官府的墙上画了一个梁,然后在这个梁下面放了几块砖,以便自己可以从中获利。这个行为被人发现后,人们用“画梁”来形容那些为了谋取私利而破坏公共利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