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栎社的词语解释
栎社的意思
拼音:lì shè    注音:ㄌㄧˋ ㄕㄜˋ
使用场景
栎社一词常用于形容在某个领域内具有绝对权威的人或团体,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内的垄断者。
例句
1. 他在这个领域内是栎社一般的存在,无人能够与之相媲美。2. 这家公司已经成为该行业的栎社,其他竞争对手很难与之抗衡。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在某一领域内具有权威或者垄断地位。
基本解释

(1).作为神社象征的栎树。《庄子·人间世》:“ 匠石 之 齐 ,至於 曲辕 ,见櫟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成玄英 疏:“櫟,木名也。社,土神也。”《庄子·人间世》:“ 匠石 归,櫟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 宋 叶适 《还华贤良九经说贤良进卷语林等》诗:“芄兰恨柔蔓,櫟社嫌拥肿。”
(2).乡里的代称。 元 范梈 《立春日和王翰林》:“几时归櫟社,尽日接芳筵。”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社稷神树的相关知识,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威观念和垄断现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栎社,她的话我们都听。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是栎社一样的存在,大家都听他的话。3. 高中生:那个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表现出色,成为了数学界的栎社。4. 大学生:这个教授在研究领域内是栎社一般的存在,无人能够与之相比。
故事起源
栎社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原文是“何则?栎社莫之敢侵。”故事中,齐国的国君发现树上的栎社被人砍倒,于是问众臣谁敢砍倒栎社。众臣默不作声,因为栎社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这个故事成为后来形容权威地位不可撼动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栎社”联想成树上的神圣栎社,栎社象征权威地位,无人敢侵犯。
词语结构
栎社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栎社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社稷神树,社稷神树在古代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垄断地位。因此,栎社成语意指一个人或团体在某一领域内拥有无可撼动的权威地位,无人能够与之抗衡。
(0)
诗文中出现“栎社”的诗词

江南杂题·其一

远对三茅岭,疏开一槿篱。

人怜贫好学,自笑老吟诗。

仰腹狝猴睡,斜身蝘蜓痴。

殷勤谢庄叟,栎社更何疑。

(0)

春庄走笔

野客元图静,田家本恶喧。

枕山通箘阁,临涧创茅轩。

约略栽新柳,随宜作小园。

草依三径合,花接四邻繁。

野妇调中馈,山朋促上樽。

晓羹犹未糁,春酒不须温。

卖药开东铺,租田向北村。

梦中逢栎社,醉里觅桃源。

猪肝时入馔,犊鼻即裁裈。

自觉勋名薄,方知道义尊。

所嗟同志少,无处可忘言。

(0)

立春日和王翰林

北斗红云上,西城皓雪边。

岁华今若此,宦味故依然。

节轥荒冬后,寒驱夹日先。

楼台通帝极,井落散人烟。

登眺临无际,欢娱信有年。

客情关外地,农事庾阴田。

只有伤弦促,那能效屐穿。

几时归栎社,尽日接芳筵。

宝鼎升平瑞,金幡淡荡妍。

逶迤朱凤集,潇洒白鸥眠。

远业嗟何就,高明赖必传。

道虽沾世用,意漫逐时迁。

顾遇烦频数,欣荣颇倍千。

江湖万里兴,烂熳百花前。

(0)

客中偶成

户槛横苍石,庭阶绣绿苔。

雨兼秋瀑下,风挟海潮来。

得酒当山饮,登楼少客陪。

依然栎社树,无用却成材。

(0)

倦客

貂裘敝尽饮瓢空,身滞平台倦客中。

濩落本依庄栎社,飘飖误闭陇鹦笼。

心缘远别长依旆,发近穷年已付蓬。

素愿禄储过六百,云罗天外有冥鸿。

(0)

秋夜

烛跋烧残拥薄衾,绕庐策策响疏林。

漏沈二十五声点,雁送三千馀里音。

栎社人间几零落,桂丛天半自阴森。

蹉跎淮海谁相讯,梦向白云迷故岑。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