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踏节的词语解释
踏节的意思
拼音:tà jié    注音:ㄊㄚˋ ㄐㄧㄝ ˊ
使用场景
踏节一词常用于形容违反规定、不守纪律的行为,适用于各种场景,如教育、工作、生活等方面。
例句
1. 他在会议上大声嚷嚷,完全是踏节行为。2. 这个学生迟到又不做作业,简直是踏节学生的代表。
基本含义
指违背规定或破坏庄重场合的行为。
基本解释

亦作“蹋节”。以脚踏地打节拍。 唐 张祜 《观杨瑗柘枝》诗:“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 元 杨维桢 《红牙板歌》:“十三红儿舞鷓鴣,轻莲蹋节随疾徐。”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规矩、礼仪的重视,以及社会公德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教室里大声喧哗,简直是踏节行为。2. 初中生:他们在考试中作弊,这是踏节学生的行为。3. 高中生:他们在校园里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踏节行为。4. 大学生:他们在图书馆里大声喧哗,完全是踏节行为。5. 职场人士:在工作场合上迟到、旷工是踏节行为,会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
故事起源
踏节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官府庆典活动。在这些庆典活动中,参与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步伐行走,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形。如果有人不按规定行走,违背庄重场合的规矩,就被称为“踏节”,成为贬义词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参加庆典活动时,行走的队伍被一个人踩乱了,违背了规定,就是踏节行为。
词语结构
踏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踏”是动词,意为踩、行走;“节”是名词,意为规定、仪式。
详细解释
踏节一词源于古代官府举行庆典时,参与者需按照规定的步伐行走,不得有任何违背规定的行为。因此,踏节成语形容违背规定或破坏庄重场合的行为,是指不遵守规矩,不守庙堂之礼的行为。
(0)
诗文中出现“踏节”的诗词

观杨瑗柘枝

促叠蛮鼍引柘枝,卷檐虚帽带交垂。

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

微动翠蛾抛旧态,缓遮檀口唱新词。

看看舞罢轻云起,却赴襄王梦里期。

(0)

永遇乐·其八重阳前一日,祖文水明府召饮演囗种情剧

秋满长安,白云红叶,高堂挝鼓。

丹凤城南,黄花筵上,预醉重阳雨。

使君情重,招邀胜友,何似龙山欢聚。

叹匆匆、软尘十囗,好景此宵留住。

繁丝急管,烧残桦烛,一任玉绳低度。

小部梨园,蛮靴锦罽,踏节金铃舞。

当年红粉,生生死死,总被情多耽误。

那知有、怆怀司马,青衫湿处。

(0)

和晏相公九日郡筵

令序凝秋籥,欢游驻使轩。

行觞酒筹密,踏节舞韡翻。

榴熟丹房解,萸香紫粒繁。

风头腊轻惨,日脚送斜喧。

镂管新篇逸,吹花旧俗存。

请为丞相寿,长久庆调元。

(0)

柘枝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

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

亚身踏节鸾形转,背面羞人凤影娇。

祗恐相公看未足,便随风雨上青霄。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