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因创伤而治疗休养。《北史·西域传·悦般国》:“养疮一月復常,又无痕瘢。” 唐 白居易 《叹鹤病》诗:“亦知白日青天好,未要高飞且养疮。”
- 基本含义
- 指不治疗疾病,任其自然发展。
- 详细解释
- 养疮是指对疾病不加治疗,任其自然恶化。比喻对问题不加处理,任其恶化发展。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问题或疾病不采取积极措施,任其自然恶化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养疮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古人认为,有些疮痍是由于体内的湿气聚集而引发的,所以需要通过治疗来消除湿气。而如果不加治疗,湿气会逐渐积聚,导致疮痍加重。因此,养疮就成为了形容不治疗疾病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养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养”和“疮”两个词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直养疮不治,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2. 这个问题不能养疮,必须及时解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养着一个越来越大的疮,没有进行治疗,最终疮口越来越大,疮痛不堪。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养疮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养疮相关的成语,如“养痈成患”、“养虎为患”等,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写作业,就一直养疮不写,结果被老师批评了。2. 初中生:他一直养疮不去学习,现在已经落到了班级倒数第一的位置。3. 高中生:他对自己的问题一直养疮不解决,现在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未来发展。4. 大学生:我们不能对社会问题养疮不管,应该积极参与解决。5. 成年人:对于身体上的小毛病,我们不能养疮不治,应该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