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伯母这个词语常常在家庭聚会、亲戚间交流以及传统节日等场合中使用。当你想要对父亲的姐姐或者婶婶表示敬意时,可以称其为伯母。
- 例句
- 1. 我的伯母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但她看起来依然很年轻。2. 请问您是我的伯母吗?我是你弟弟的儿子。
- 基本含义
- 伯母是指父亲的姐姐或者婶婶,也可以用来泛指年长的女性亲戚。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伯父的妻子。
[构成]
偏正式:伯(母
[例句]
伯母是大学教授。(作主语)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家族关系和封建社会的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中国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很喜欢我的伯母,她总是给我买好吃的。2. 初中生:我伯母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她总是鼓励我好好学习。3. 高中生:我伯母是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她给了我很多职业规划的建议。
- 故事起源
- 伯母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家族关系和家族地位非常重要。伯母这个称谓来源于对长辈女性的尊敬和尊重。
- 记忆技巧
- 记忆伯母这个词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想象一个年长的女性亲戚在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她的地位和权威使她成为家族中的重要人物。
- 词语结构
- 伯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伯”表示父亲的兄弟,而“母”表示母亲。
- 详细解释
◎ 伯母 bómǔ
(1) [wife of father’s elder brother;aunt]∶伯父的妻子
(2) [aunt]∶称呼和母亲同辈而年长的妇女
(1).伯父的妻子。《礼记·杂记下》:“伯母叔母疏衰,踊不絶地。”《晋书·顾众传》:“事伯母以孝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我伯母便躺下道:‘侄少爷,你到床跟前的椅子上坐下,我们谈谈罢。’”
(2).妇人对夫兄之妻的称呼。《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不遂(逐)少(小)姑花下去,懒陪伯母趁娇儿。” 蒋礼鸿 通释:“这里的‘伯母’对小姑而言,应指妯娌。因为妇女称丈夫的哥哥为伯伯,丈夫的弟弟为叔叔,所以就称丈夫的弟兄的妻子为伯母或叔母。”
(3).对父执之妻或朋友之母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 继之 道:‘这就是你的错了,怎么十多天工夫,不寄一封信回去?可知尊堂伯母在那里盼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