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黩武可以用来形容军队、势力或个人好战好斗的性格。可以用于描述某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强大,或者形容某个人好斗好杀的个性特点。
-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军队黩武,令周边国家感到担忧。2. 他的个性黩武,经常与人发生冲突。
- 基本含义
- 形容军队强大且好战,好斗好杀。
- 基本解释
◎ 黩武 dúwǔ
[bellicose;militaristic;warlike] 滥用武力;好战
[公孙瓒]既累为 [袁绍]所败,犹攻之不已, 虞患其黩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后汉书·刘虞传》
穷兵黩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史,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和战略战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国家的军队黩武,保护了人民的安全。2. 初中生:他的个性黩武,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军队黩武,让其他国家感到威胁。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国家的军队黩武的情况。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并形成了成语“黩武”。
- 英文翻译
1.militaristic; warlike; bellicose; belligerant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黩武”的发音“dú wǔ”与“斗武”相似,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黩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黩表示用染料涂抹,武表示战争、战斗。
- 详细解释
滥用武力;好战。《后汉书·刘虞传》:“ 瓚 既累为 绍 所败,而犹攻之不已, 虞 患其黷武,且虑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许行,而稍节其禀假。” 唐 元稹 《四皓庙》诗:“ 秦政 虐天下,黷武穷民生。”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 中国 的抗战绝不是黩武喜杀,而是以抵抗来为世界保存一个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