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梵夹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庄重,言行严肃,不苟言笑。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正式场合下的举止,或者形容一个人在重要场合下的态度。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一直保持梵夹的态度,严肃而不苟言笑。2. 这个演讲者的举止庄重,整个演讲过程都很梵夹。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言行严肃庄重,不苟言笑的样子。
- 基本解释
亦作“ 梵荚 ”。亦作“ 梵筴 ”。1.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 唐 李贺 《送沉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王琦 汇解引 唐 杜宝 《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三年》:“又於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録梵夹。” 胡三省 注:“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 清 赵翼 《祥符寺》诗:“前朝留梵荚,籤轴至今縢。”自注:“寺有 宣德 中所颁全部藏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宋时西域取经故事》:“北 天竺 僧 天息灾 与 施护 ,各持梵筴来献,此 宋 时取经故事也。”
(2).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 宋 王巩 《闻见近录》:“国书严奉,未有如玉牒者。祖宗以来,用金花白罗纸,金花红罗褾,黄金轴。 神宗 时,詔为黄金梵筴,以轴大难披閲也。”
- 延伸学习
- 如果您对梵夹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佛教的文化和教义,以及其他与举止庄重相关的成语,例如“庄重”、“端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梵夹的态度,认真听讲。2. 初中生:参加重要考试时,同学们都应该保持梵夹的状态,不被周围的干扰影响。3. 高中生:在学校的领导面前,我们要展示梵夹的形象,表现出自己的成熟和庄重。4. 大学生:在参加学术研讨会时,我们要以梵夹的态度参与讨论,不轻易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 故事起源
- 梵夹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佛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宗教,强调修行者要有庄严的态度和行为。梵夹就是从佛教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庄重。
- 记忆技巧
- 要记忆梵夹这个成语,可以将“梵”字和“夹”字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穿着庄重的宗教服饰,被束缚在夹子里,无法轻易动弹,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梵夹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梵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梵夹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梵”指佛教的,有关于宗教的意思,“夹”指束缚、约束的意思。梵夹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言行庄重,严肃而不苟言笑,像是被宗教束缚一样。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庄重、言谈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