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辞官。綬,系在印纽上的丝带。 唐 元稹 《归田》诗:“ 陶君 三十七,挂綬出都门。”参见“ 挂印 ”。
- 基本含义
- 挂绶是指古代官员的服饰,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引申为指人的地位、职位或名誉。
- 详细解释
- 挂绶的字面意思是“挂在衣襟上的纽带”,古代官员穿戴挂绶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此,挂绶在成语中的含义是指人们的地位、职位或名誉。它强调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对其社会地位和声誉的影响。
- 使用场景
- 挂绶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地位高或者名声好。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或者在某个领域的权威。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企业家在商界的地位高,或者一个学者在学术界的声誉好。
- 故事起源
- 挂绶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玉藻》中,原意是指古代官员在上衣前襟上挂着的纽带。它代表了官员的身份和地位。后来,挂绶这个词被引申为指人的地位、职位或名誉。
- 词语结构
- 挂绶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或定语使用。
- 例句
- 1. 他的挂绶高高挂起,显示着他在政界的地位。2. 这位教授是学术界的挂绶,他的研究成果备受推崇。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挂绶”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把自己的地位和名誉挂在衣襟上,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地位、职位或名誉相关的成语,如“锦衣玉食”、“高山流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是学校的校长,她的挂绶非常亮眼。2. 初中生:我的爸爸是一个有名的律师,他的挂绶在法律界很有影响力。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获得自己的挂绶。4. 大学生:这位教授是我们学校的挂绶,他的课程非常受欢迎。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挂绶”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