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归寂的词语解释
归寂的意思
拼音:guī jì    注音:ㄍㄨㄟ ㄐㄧˋ
使用场景
归寂多用于佛教文化、哲学讨论、禅修等场景中,用来描述人们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例句
1. 他经过多年的修行,终于归寂了。2. 在佛教的教义中,归寂是修行者的终极目标。
基本含义
指人归于寂静,不再有世间的烦恼和纷扰。
基本解释

佛教语。谓死。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速具汤沐,吾将归寂。”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八:“ 宋 开宝 中,八十老僧 道价 为丛林所重,临当归寂,从容示偈。”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佛教的涅槃概念和修行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的佛教成语和哲学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在假期里能够归寂一下,远离学习的压力。2. 初中生:当我听到音乐的声音,我感到自己归于寂静,心情平静了下来。3. 高中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我希望能够找到一片归寂的天地,放松心情。4. 大学生:在大城市的喧嚣中,我渴望找到一处归寂的角落,追求内心的宁静。
故事起源
归寂这个成语源于佛教,佛教强调修行者要超脱尘世的烦恼和纷扰,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归寂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修行者最终达到涅槃的境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归寂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修行者坐在静谧的山林中,心境平静,归于寂静的状态。
词语结构
归寂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形式为动宾结构。
详细解释
归寂是佛教用语,意指人们通过修行达到涅槃的境界,超脱尘世的烦恼和纷扰,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0)
诗文中出现“归寂”的诗词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0)

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0)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沈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故人契嵩颖,高义炳丹雘。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鍊金药。

(0)

山中吟

我家海上之青山,山头白云时往还。

藤捎细月行花里,水溅空岩洒竹间。

仙源有路春常入,石屋无门夜不关。

踏花只共野人语,荡桨真如沙鸟閒。

自从奔走江南道,马蹄半入红尘老。

生平耳目非我有,俯仰眉妩向人好。

岁月其如石火何,却逐浮名丧至宝。

昨梦丘中人,题书寄深省。

既报青山空,复言白云冷。

山空云冷胡不归,荒猿叫破秋天暝。

四明回合无风尘,八窗高敞开星辰。

洞箫泠泠响空碧,凌云一唤樊夫人。

樊夫人,偕云华。

不知何年栖紫霞,十洲三岛俱为家。

粲然忽启玉齿笑,笑我不归寂寞羞桃花。

桃花烂熳红映天,垂杨婀娜春风前。

野麋乱饮幽涧水,仙鼠倒挂洞门烟。

偶因骑马冲泥去,忆得铺花扫石眠。

(0)

度麾岭寄莘老

区区随传换冬春,夜半悬崖托此身。

岂慕王尊能许国,直缘毛义欲私亲。

施为已坏生平学,梦想犹归寂寞滨。

风月一歌劳者事,能明吾意可无人。

(0)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

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

月衔楼间峰,泉漱阶下石。

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

鼯啼桂方秋,风灭籁归寂

缅思洪厓术,欲往沧海隔。

云车来何迟,抚几空叹息。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