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愆期常用于描述违反约定或法律规定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到时间限制的场景。例如,合同中规定了交付货物的时间,如果卖方没有按时交付,就可以说卖方愆期了。另外,愆期也可用于描述违反法定期限的情况,比如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某项义务。
- 例句
- 1. 他愆期交付货物,导致了合同的违约。2. 这家公司因为愆期缴纳税款,被罚款了。
- 基本含义
- 指过了规定的期限,违反了约定或法律。
- 基本解释
◎ 愆期 qiānqī
[delay] 失约;误期
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易·归妹》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卫风·氓》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成语,比如期限、时日、限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朋友愆期交还了我借给他的书。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按时交作业,否则就会愆期。3. 高中生:他因为愆期缴纳学费,被学校处罚了。4. 大学生:我忘记了报名的截止时间,结果愆期了,无法参加考试。
- 故事起源
- 关于愆期的起源,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它是根据汉字的含义和用法形成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pass the appointed time; delay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愆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着一个时钟,但时钟上的指针已经超过了规定的时间,表示违反了约定或法律。
- 词语结构
- 愆期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详细解释
误期,失期。《易·归妹》:“归妹愆期,迟归有待。”《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 明 张居正 《答江西巡抚王又池》:“ 泰和 盗发于公未任之前,今愆期未获,似亦用非其任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且於省试、京试,恐场期太迫,路远愆期,有负观光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