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朗润 lǎngrùn
[clear bright moist and sleek] 明朗润泽
- 详细解释
(1).明亮润泽。《周书·高琳传》:“ 琳 母尝祓禊 泗 滨,遇见一石,光彩朗润,遂持以归。”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若凤凰之雝喈,圭璋之朗润。” 冰心 《一个母亲》:“那一个孩子不像出水的莲花一般,发出自然朗润的光辉。”
(2).爽朗温和。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长史 河东 裴某 ,风神朗润,操履贞勤。” 明 李东阳 《光禄寺少卿李君墓志铭》:“生而朗润,数岁能属对,人争诵之。”
(3).谓声音响亮圆润。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吐词流音,朗润畅远。” 茅盾 《无题》:“开头的一二分钟,虽然念得快,声音倒是朗润的。”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清晰悦耳,润泽宜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声音悦耳动听的人或音乐。也可用于形容文字或语言流畅、优美。适用于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如演讲、音乐会、文学作品等。
- 故事起源
-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了一个关于朗润的故事。古代有位名叫李斯的人,他的声音非常清脆悦耳,被誉为“朗润之音”。后来,人们就用“朗润”来形容声音悦耳动听的人或音乐。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她的歌声朗润动听,让人陶醉其中。2. 这首曲子的音乐编排朗润流畅,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朗润”与声音美妙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自己听到一段悦耳的音乐或优美的歌声,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声音、音乐相关的成语,如“韵律悠扬”、“声情并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声音朗润,我们都能听得很清楚。2. 初中生:这位歌手的嗓音朗润动听,每次演唱都能引起观众的热烈掌声。3. 高中生:这首乐曲的演奏技巧高超,音色朗润,给人一种宛如置身乐团的感觉。4. 大学生:他的演讲声音朗润自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