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鸭子 yāzi
[duck] [口]∶鸭的俗称
- 英文翻译
1.[口] duck
- 详细解释
(1).鸭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鹅鸭》:“率二斗,及热下盐一升和之。汁极冷,内瓮中,浸鸭子。一月任食。煮而食之,酒食俱用。咸彻则卵浮。”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即于腹上约其尺寸,用利刃决之,肝胆突出,即割下其胆,皆如鸭子大,曝乾以备上贡。”
(2).家鸭。《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戮戮脯子上的肉厚,方纔叫 景兰江 讲价钱买了。” 张国庆 《亲仇》第五章:“ 石祥 走过去,帮助孩子们把掉在沟里的鸭子抓上来,转身来到 孙 家小院。”
(3).指脚。俗称脚为脚丫子,省作丫子,故亦以鸭子相称。 万国儒 《踩电铃》:“他一看离上班还差二十多分钟,于是心里一急,撒鸭子就跑。”
- 基本含义
- 指人或事物在外表上看似一样,但实质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用“鸭子”来形容表面相似但实质不同的情况。比如,两个产品看起来相同,但一个是假货;两个人外表相似,但一个是骗子。这时,我们可以用“鸭子”来形容这种情况。
- 故事起源
- 相传,有一只鸭子变成了鸡,但它的外表仍然像鸭子。人们发现这只“鸭子鸡”后,就用来形容外表相似但实质不同的情况。
- 词语结构
- 主语+ 谓语+ 宾语
- 例句
- 1. 这个产品看起来像名牌,但质量却很差,真是一只鸭子。2. 他外表看起来很和善,但实际上是个骗子,是一只鸭子。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想象鸭子变成鸡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形象地想象一只鸭子在变成鸡的过程中,外表仍然保持着鸭子的特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狼心狗肺”、“马头看花”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画虽然不像,但老师说是只鸭子。2. 小学生:这个游戏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难,就像一只鸭子。3. 中学生:他外表看起来很优秀,但实际上并不聪明,是一只鸭子。4. 大学生及以上:这篇文章看起来很专业,但实际上是抄袭的,是一只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