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安节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教育场合、工作场合、家庭场合等。例如,在教育场合,老师可以用这个成语教育学生要守纪律,不要作弊、不要欺骗;在工作场合,领导可以用这个成语告诫员工要守规矩,不要贪污腐败;在家庭场合,父母可以用这个成语教育子女要守纪律,不要违反家规。
- 例句
- 1. 在这个团队中,我们都要安节,不违反规定。2.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一直以来都很安节,没有受到任何贪污腐败的指责。
- 基本含义
- 指守纪律、遵守规矩,不越轨。
- 基本解释
谓遵守一定的节度,不作非分之想。语本《易·节》:“安节,亨。《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王弼 注:“得位而顺,不改其节,而能亨者也。” 宋 宋祁 《赐陕西西路沿边经略招讨都部署司敕》:“但当循经费之式,去自润之私,取仰於官,均惠於众,由兹底绩,夫何间然!安节坦怀,毋或疑惮。”
- 延伸学习
- 学习安节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比如“守纪律”、“遵守规矩”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提高自己的纪律性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安节,不要在考试中作弊。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安节,不要违反校规。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我们要安节,不要被其他事情分心。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安节,不要沉迷于游戏或者娱乐活动。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安节,遵守公司的规定,不要违反职业道德。
- 故事起源
- 关于安节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则故事与它有关。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安节的官员,他非常守纪律,公正廉洁,深受人们的敬重。后来,安节因不愿违反自己的原则,拒绝了皇帝的不当要求,被贬为平民。尽管他失去了官职和地位,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越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守纪律,坚守原则,不被利益所动摇。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条规矩的线上,稳稳地站着,不越过线,这样就能记住安节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安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 安节是由“安”和“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安,表示稳定、安定;节,表示规矩、纪律。安节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规矩,守纪律,不越轨。在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等方面,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违反规定,不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保持自律,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