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普度 pǔdù
[release … from sufferings] 佛教用语,指广施法力,超度众生,也指广行剃度
普度众生
- 详细解释
亦作“ 普渡 ”。1.佛教语。广行剃度。《宋史·孔承恭传》:“尝劝上不杀人,又请於征战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阔云。”
(2).佛教语。谓广施法力使众生普遍得到解脱。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出:“当头棒喝,一毫也无用处。那里显得佛力普度,能使顽石点头。”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诸先羣哲,惄然焦然思有以拯救之,普渡之,各竭其心思,出其方术,施济之。” 鲁迅 《坟·娜拉走后怎样》:“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
- 基本含义
- 普遍救度、普及救助。
- 使用场景
- 普度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组织广泛救助、帮助他人的行为,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或需要帮助的人群进行救助和关怀的情况。可以用在公益活动、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等方面。
- 故事起源
- 普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佛教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普度众生”,意思是要普遍救度众生,使众生得到解脱和幸福。这个概念强调了佛教对于普遍救度和关怀他人的思想。
- 词语结构
- 普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普”和“度”。其中,“普”表示普遍、广泛的意思,“度”表示救度、拯救的意思。
- 例句
- 1. 他毕生致力于普度贫困地区的儿童,为他们提供教育和医疗援助。2. 这个慈善机构一直在普度残疾人士,为他们提供康复训练和生活帮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可以想象一个人伸出双手,广泛地帮助他人,普遍救度众生的场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普天同庆”、“普及”等,以及佛教中的普度众生的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普度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志愿者们每周末都去孤儿院普度孩子们,给他们带去快乐和关爱。3. 高中生:为了普度贫困山区的孩子,我们发起了一个募捐活动,希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