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元王 敬礼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 仇兆鳌 注:“辞醴,谓不受伪官。”
- 基本含义
- 指辞章饰辞,文采华美,富有表现力。
- 详细解释
- 辞醴是由“辞章”和“醴”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辞章指的是文辞,饰辞指的是修饰文辞的华美词句。醴是一种甜酒,古代宴会上常用来招待客人。辞醴的基本含义是指文辞华美、富有表现力。形容文章或言辞的修饰华丽,使人赏心悦目。
- 使用场景
- 辞醴多用于形容文学作品、演讲或辞章饰辞的情况。可以用来夸奖别人的文笔出色,或者形容某篇文章或演讲中的辞章华美。
- 故事起源
- 《后汉书·班固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班固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曾任过太学博士。有一次,班固在太学中讲学,他的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解后,感觉到他的辞章华美、文采斐然,如同饮用了美味的醴酒一样。于是,学生们纷纷称赞班固的辞章饰辞为“辞醴”。从此,辞醴成为一个用来形容文辞华美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为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辞章华美,听得我们如醉如痴。2. 这篇文章的辞醴之处,使人读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喝了一杯甜醇的醴酒,感受到口中的甜美,然后将这种甜美与文辞华美的情景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文学、修辞相关的成语,如“辞章盛气”、“雄辩如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的讲解真是辞醴,我们都听得很开心。初中生:这篇作文的辞醴之处,让我觉得作者的文采很好。高中生:他的演讲辞醴华美,让我们深受启发。大学生:这位教授的学术报告辞醴绝伦,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