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官府的绢帛。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枚,青氊牀褥三具,官绢五百疋,钱六十万。”《晋书·庾冰传》:“ 冰 天性清慎,常以俭约自居。中子 袭 尝贷官绢十匹, 冰 怒,捶之,市绢还官。”《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业 ﹞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疋与之,拒而不受。”
- 基本含义
- 指官府供给的绢帛,比喻来自上级的赏赐或供给。
- 详细解释
- 官绢是指官府供给的绢帛,通常是作为赏赐或供给给下级官员或百姓。这个成语比喻来自上级的赏赐或供给,也可以指来自权威机构或有权势的人的赏赐或供给。
- 使用场景
- 官绢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可以用于形容来自上级的特殊赏赐或供给,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权威机构或有权势的人给予的特殊待遇或资源。
- 故事起源
- 官绢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代官府通常会供给下级官员或百姓一定数量的绢帛作为奖赏或供给。因此,官绢成为了来自上级的特殊赏赐或供给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官绢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官”和“绢”。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得到了领导的官绢,所以一直能够得到很好的机会。2. 这个项目得到了政府的官绢,所以进展非常顺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官府供给的绢帛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是一个官员,从上级那里得到了一匹华丽的绢帛,这象征着来自上级的赏赐或供给。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府制度,以及官府对下级官员和百姓的赏赐和供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了我一本官绢,因为我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学校领导给了我们一些官绢,作为对我们演出的奖励。3. 高中生:政府向受灾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官绢,以帮助灾民重建家园。4. 大学生:公司给了我一些官绢,作为我在实习期间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