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对证的词语解释
对证的意思
拼音:duì zhèng    注音:ㄉㄨㄟˋ ㄓㄥˋ
基本解释

[释义]
(动)为了证明是否真实而加以核对。
[构成]
动宾式:对|证
[例句]
找人对证。(作谓语)
[同音]
对症

近义词

对质

英文翻译

1.(核对) verify; check

详细解释

◎ 对证 duìzhèng
[verify;check] 核对证实
反复对证
对证事实
(1).核对证实。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六:“ 子木 夜寝,忽闻有人道 弼 姓字者,俄顷而到 子木 堂前,谓之曰:‘卿以枯骨腐,专可诬,当以某日夜,更典对证。’”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要来对证这一桩事哩。”《西游记》第九七回:“一则吊问,二来与他对证对证,看是何人见我做贼。”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十一章:“ 潘旺发 不识字, 程济仁 说的这些是不是报纸上的话,他没法对证。”
(2).针对病症;药物与病症相适合。《西游记》第六九回:“诊了脉,如今对证制药哩。” 鲁迅 《南腔北调集·经验》:“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了。”

基本含义
通过对比、对照来证明事物的真实性或准确性。
使用场景
对证这个成语常用于学术研究、法律审判、科学实验等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使用对证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评估选择,以及解决矛盾和争议。
故事起源
《左传·文公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齐国有两个人同时声称自己是齐襄公的儿子,争夺继承权。为了辨别真伪,齐襄公下令将两人的母亲杀掉,然后让两人去识别自己的母亲。只有真正的儿子能够辨认出自己的母亲,从而证明自己的身份。这个故事中的对证,引申出了对事物真实性的验证和辨别的意义。
词语结构
对证的结构是“对+证”,表示通过对比、对照来证明事物的真实性或准确性。
例句
1.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证实验。2. 这篇文章通过对证的方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本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对证”拆分为“对”和“证”来记忆。其中,“对”表示对比、对照,而“证”表示证明、验证。可以将这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对证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思维方法,如“对比鲜明”、“对症下药”、“对牛弹琴”等。此外,还可以学习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方法,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对证的方法,证明了我的答案是正确的。2. 初中生:历史课上老师通过对证的方式,解释了这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我喜欢使用对证的思维方法,来论证我的观点。4. 大学生:科学实验需要进行对证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需要进行对证分析,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0)
诗文中出现“对证”的诗词

徐子融以诗送余方叔吴介甫二书见示和韵以谢

簪去良朋未月期,无邪端欲正吾思。
近来自服无他药,一卷中庸对证医。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