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理色的词语解释
理色的意思
拼音:lǐ sè    注音:ㄌㄧˇ ㄙㄜˋ
使用场景
理色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高尚,修养深厚,言行举止得体端庄的场合。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言行不端。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理色的形象,深受大家的尊敬。2. 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有方,而且言行举止都很理色。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行高尚,修养深厚,言行举止得体端庄。
基本解释

(1).道理、颜色。犹言道义和面子。《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 李善 注:“理,道理;色,颜色也。”
(2).肌肤的颜色。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燥溼沧热之异而理色变,牝牡接构之异而颅骨变。”

延伸学习
除了理色,还有许多与品行修养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仪表堂堂”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保持理色的形象,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注重修养,言行举止要理色,以树立良好的形象。3. 高中生:在社会中,我们要时刻保持理色,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展现理色的风采。
故事起源
理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主父列的人,他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同时也非常注重自己的仪态和言行。主父列的修养和品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成为了后来“理色”这个成语的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将“理色”理解为“修养”和“仪态”,将“理”和“色”两个字分别与这两个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
详细解释
理色是由“理”和“色”两个词组成。其中,“理”指的是人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代表了人的品行高尚和思想深邃;“色”指的是人的外貌和举止,代表了人的仪态端庄和言行得体。理色成语的含义即指一个人的品行修养高尚,举止得体端庄,内外兼修。
(0)
诗文中出现“理色”的诗词

涌泉寺八咏·其四仰公春晓

浮生觉如梦,至理色即空。

林莺一声曙,天地为启蒙。

名蓝存胜迹,新花发故丛。

此中有密谛,安能启仰公。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