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绶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尚,举止端庄,非常值得尊敬。可以用来形容有德行的长辈、领导或者有影响力的人。例如,你可以说一个老师是“绶虉之德”,表示他有很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 例句
- 1. 他是一位绶虉之德的老师,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喜爱。2. 这位领导以其绶虉之德,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 基本含义
- 绶虉是指古代官员的服饰,代表身份和地位。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尚,举止端庄,非常值得尊敬。
- 基本解释
草名。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开源宫主》:“甃玉池边綬虉长,吟折紫芝香满手。”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官员服饰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绶虉的知识。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德行、品德相关的成语,如“品行端正”、“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心目中的绶虉,我们要向他学习。2. 初中生:他是班里的绶虉,大家都很尊敬他。3. 高中生:这位校长以其绶虉之德,赢得了师生们的赞誉。
- 故事起源
- 绶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的文学作品《世说新语》。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梁武帝为了表彰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赐予他绶虉作为奖励。后来,人们就以“绶虉”来形容具有高尚品德和行为规范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绶虉”这个成语与官员的服饰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佩戴着绶虉的人,穿着整齐,举止庄重,给人一种高贵、尊贵的感觉。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绶虉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绶虉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绶虉是古代官员的服饰之一,是由带子和绶扣组成,通常用来系在衣服上。绶虉是高级官员的特权,佩戴绶虉的人被视为有地位、有权威的人。因此,绶虉成为了一种象征,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举止端庄,非常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