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通寇的词语解释
通寇的意思
拼音:tōng kòu    注音:ㄊㄨㄙ ㄎㄡˋ
基本解释

勾结贼寇。《明史·方国珍传》:“ 国珍 怨家告其通寇, 国珍 杀怨家,遂与兄 国璋 、弟 国瑛 、 国珉 亡入海。”

基本含义
通寇是指与外敌勾结,通风报信,帮助外敌进行破坏。
详细解释
通寇源自《左传·昭公十三年》,原意是指与外寇通信。后来逐渐演变为与外敌勾结,通风报信,帮助外敌进行破坏的意思。
使用场景
通寇多用于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国家,与外敌合谋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出卖国家利益,背叛同胞。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左传·昭公十三年》中的“通寇”一词,是指齐国的公子重耳被困于莒城,他派人与外敌通信,希望得到救援。后来,他成功逃脱并成为齐国的君主,但他与外敌勾结的行为被人谴责,成为了贬义词语。
词语结构
通寇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通寇的意义是通过与外敌勾结来破坏国家利益。
例句
1. 他被指控通寇,出卖了国家的机密。2. 这个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通寇,背叛了同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通寇”与“背叛国家”、“出卖同胞”等负面行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左传》和春秋时期的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通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爱国,就像通寇一样。2. 初中生:那些通寇的人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通寇的人被人们唾弃。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通寇”的诗词

仇鸾

年少嗣侯掌戎政,平生八佩将军印。

贻厥之力能读书,文故要钱武惜命。

马市开后丑跳梁,蚁穿蜂拥隳边墙。

朝易马去暮突入,夺马转夺军衣粮。

谁为此议罪祸始,鸾也乃授俺答指。

箭纛小信盟家奴,金币阴谋结义子。

僭拟垂舆赫道旁,一鹅白金三两强。

恣睢抑买皇亲第,骄蹇平吞麦福庄。

铁浮图来风雨急,尾追追不及。

誇张斩获捷书闻,橐驼十匹首五级。

百戏横陈歌舞酣,新鬼故鬼环营泣。

通寇事发帝命申,促牧符敕疽轮囷。

天何不赊一日死,吾戴吾头全其身。

持斧斸孔大仓卒,悔召卧后红鬃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