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射声的词语解释
射声的意思
拼音:shè shēng    注音:ㄕㄜˋ ㄕㄥ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以某种方式发出声音或信息,以达到特定目的的情境。比如,可以用来形容通过广播、电视、喇叭等手段传递信息,或者用来形容通过枪声、警报声等发出警告。
例句
1. 他通过微信群射声,告知大家会议时间变动。2. 在战场上,士兵们射声传递指令,保持队形。
基本含义
指通过远距离射击、放炮等方式发出声响,以示警告或传递信息。
基本解释

(1). 汉 代武官。射声校尉的简称。 汉武帝 初置八校尉之一。《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射声校尉掌待詔射声士。”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工射者也。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以名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射声垂仁, 广汉 流渥。”
(2).比喻射技精良。 唐 令狐楚 《少年行》:“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乍领射声兵,南都已沦倾。”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传递信息、发出警告相关的成语,如“传令”、“警钟长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用手指发出射声,告诉同学们下课了。初中生:他通过手机发出射声,提醒大家注意天气变化。高中生:老师通过微信群射声,通知我们明天考试须知。
故事起源
据传,战国时期楚国和齐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楚国人以射箭的方式传递信息,箭声传播的方向可以告诉部队如何行动。而齐国人则以射箭的方式发出警告,箭声传播的方向可以让人们防备。由此,形成了成语“射声”。
记忆技巧
可以将“射声”想象成一支箭飞出去后发出的声音,通过这个形象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动词+名词
详细解释
成语“射声”源自《战国策·楚策一》:“射声,楚人射而左右声,齐人射而后声。”意为楚人射箭时,箭声在左右传出,而齐人射箭时,箭声在后方传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箭声传播的方向,从而引申为通过特定方式传递信息或发出警告的意思。
(0)
诗文中出现“射声”的诗词

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其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0)

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其一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

(0)

赠人为金吾郎二首·其二

陌上锦云连,期门校猎旋。

射声银作镝,蹑影玉为鞭。

撇草连双兔,凌空接两鸢。

应怜汉飞将,白首滞穷边。

(0)

赠李黯将军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岩云入角雕龙爽,寒日摇旗画兽豪。

搜伏雄儿欺魍魉,射声游骑怯分毫。

圣人唯有河湟恨,寰海无虞在一劳。

(0)

雨中寄顾汝和舍人

花间小雨湿衣轻,夜半思君隔凤城。

尚食宫监邀翰墨,射声校尉识书名。

斋庐西畔濡毫待,香案前头捧砚行。

汉武若言封禅事,茂陵今已著书成。

(0)

送康洗马归滑州

腰佩雕弓汉射声,东归衔命见双旌。

青丝玉勒康侯马,孟水金堤滑伯城。

腊雪夜看宜纵饮,寒芜昼猎不妨行。

怀君又隔千山远,别后春风百草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