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心耳的词语解释
心耳的意思
拼音:xīn ěr    注音:ㄒㄧㄣ ㄦˇ
使用场景
心耳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很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于他人的言行举止能够准确洞察其真实意图,或者形容某人对于事物的本质能够有深入的理解。
例句
1. 他的心耳很灵敏,总能够听出别人言外之意。2. 她的心耳非常好,能够准确理解我说的每一个细节。
基本含义
指人的内心对外界声音或信息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基本解释

◎ 心耳 xīn’ěr
[auricular appendix, auricular appendage] 从每个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耳濡目染”、“耳熟能详”等,以扩展对于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故事书,通过阅读可以培养自己的心耳。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有敏锐的心耳,才能听到知识的真正含义。3. 高中生:在复杂的社交场合中,需要有一双敏感的心耳,才能洞察人心。4. 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需要有一颗敏锐的心耳,才能真正理解学科的本质含义。
故事起源
心耳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齐国的一个智者名叫晏子,他非常聪明,能够洞察人心。有一次,晏子去见齐宣王,王问他对于国家大事的看法,晏子没有回答,而是把耳朵贴在地上,过了一会儿,他站起来说:“我听到了秦国的军队正在准备进攻我们。”果然,不久后秦军果然发动了进攻。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心耳”来形容晏子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英文翻译

1.auricular appendix; auricular appendage; auricula; auricl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心耳联想成一个大耳朵放在心脏上,表示人的内心对外界的声音和信息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词语结构
心耳是一个名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1).心与耳。泛指思维与感觉器官。《左传·昭公元年》:“於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唐 李白 《题元丹丘山居》诗:“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红楼梦》第七七回:“可知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
(2).生理学名词。指心房上部圆锥形的突出物。

(0)
诗文中出现“心耳”的诗词

泛南湖至石帆诗

轨息陆途初,枻鼓川路始。

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

萧疏野趣生,逶迤白云起。

登陟苦跋涉,䁹盻乐心耳

即玩玩有竭,有兴兴无已。

(0)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0)

白毫子歌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

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可得见,未得亲。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0)

题元丹丘山居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0)

山雨

一片雨,山半晴。

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

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

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

(0)

赠傅都曹别诗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