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逸调的词语解释
逸调的意思
拼音:yì diào    注音:ㄧˋ ㄉㄧㄠˋ
使用场景
逸调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更多地出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可以用来形容一部优美动人的诗歌、音乐、小说或者绘画作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写作风格和表演风格非常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句
1. 这首诗的逸调让人陶醉其中,读来心旷神怡。2. 他的小说写得逸调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3. 这幅画的逸调独特,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才华。
基本含义
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调子和风格优美、流畅、高雅。
基本解释

(1).失传的曲调、乐调。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才英》:“孑弦有逸调,空谈无与言。” 唐 王勃 《乾元殿颂》:“ 瑶山 广乐,备逸调於宫悬; 洞庭 仙奏,纳遗歌於帝府。”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若徧二十八调而不应,则是逸调声也。”
(2).超脱世俗的曲调。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倘使 陈留 逸调,下探 柯亭 之篠; 会稽 阴德,傍眷 餘溪 之蔡。则迴眸之报,不独著於前龟;清亮之音,谁专称於往笛?” 唐 黄滔 《魏侍中谏猎赋》:“故其旌逸调,赏清词,锡綵繒而甚众。”
(3).超脱世俗的格调。 唐 卢纶 《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旧》诗:“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 唐 陆龟蒙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诗:“云虯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成语,可以拓宽词汇量,并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首童谣的逸调非常动听,我喜欢听它。2. 初中生:这篇散文的逸调非常优美,读起来让人陶醉。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小说逸调独特,他的文字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逸调非常出色,它展现了导演的独特才华。5. 成年人:这幅画的逸调非常动人,我被它的美丽所吸引。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逸调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逸调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一书中。《世说新语》是东晋时期的文学作品,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故事。在书中,逸调被用来形容文学作品的优美和流畅。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领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逸调这个成语。将“逸”与优美、流畅的意思联系起来,将“调”与音调、节奏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优美的音乐中舞蹈,形成一个动人的画面,这样可以帮助记忆逸调的含义。
词语结构
逸调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逸调是由“逸”和“调”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逸”表示优美、流畅,而“调”指的是音调、节奏。逸调这个成语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的调子和风格优美、流畅、高雅。它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音韵之美,是对文学艺术作品高度赞美的词语。
(0)
诗文中出现“逸调”的诗词

荷花

纨扇相敧绿,香囊独立红。

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

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

何繇见周昉,移入画屏中。

(0)

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耿拾遗湋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沈下泉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詶以申悲旧兼寄夏侯侍御审侯仓曹钊

禀命孤且贱,少为病所婴。

八岁始读书,四方遂有兵。

童心幸不羁,此去负平生。

是月胡入洛,明年天陨星。

夜行登灞陵,惝恍靡所征。

云海一翻荡,鱼龙俱不宁。

因浮襄江流,远寄鄱阳城。

鄱阳富学徒,诮我戆无营。

谕以诗礼义,勖随宾荐名。

舟车更滞留,水陆互阴晴。

晓望怯云阵,夜愁惊鹤声。

凄凄指宋郊,浩浩入秦京。

沴气既风散,皇威如日明。

方逢粟比金,未识公与卿。

十上不可待,三年竟无成。

偶为达者知,扬我于王廷。

素志且不立,青袍徒见萦。

昏孱夙自保,静躁本殊形。

始趋甘棠阴,旋遇密人迎。

考实绩无取,责能才固轻。

新丰古离宫,宫树锁云扃。

中复莅兹邑,往惟曾所经。

缭垣何逶迤,水殿亦峥嵘。

夜雨滴金砌,阴风吹玉楹。

官曹虽检率,国步日夷平。

命蹇固安分,祸来非有萌。

因逢骇浪飘,几落无辜刑。

巍巍登坛臣,独正天柱倾。

悄悄失途子,分将秋草并。

百年甘守素,一顾乃拾青。

相逢十月交,众卉飘已零。

感旧谅戚戚,问孤恳茕茕。

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灵。

掌赋若吹籁,司言如建瓴。

郎中善馀庆,雅韵与琴清。

郁郁松带雪,萧萧鸿入冥。

员外真贵儒,弱冠被华缨。

月香飘桂实,乳溜滴琼英。

补阙思冲融,巾拂艺亦精。

綵蝶戏芳圃,瑞云凝翠屏。

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

九酝贮弥洁,三花寒转馨。

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

赌墅鬼神变,属词鸾凤惊。

差肩曳长裾,总辔奉和铃。

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筝。

倚天方比剑,沈井忽如瓶。

神昧不可问,天高莫尔听。

君持玉盘珠,泻我怀袖盈。

读罢涕交颐,愿言跻百龄。

(0)

琴意诗·其五樵歌

出门尽青山,担头缚斧柯。

顾盻生得色,高林郁嵯峨。

轩轩举趾健,倏忽重峦过。

山词连步起,与至口则哦。

闻声不见人,杳霭隔烟萝。

有时惊鹳鹤,磔磔离其窠。

呕哑字莫辨,余响飘林多。

松风与涧瀑,天籁遥戛摩。

运斤以为节,逸调殊凡科。

丁丁复许许,拉杂声相和。

四体无乃疲,而非劳者歌。

自歌还自罢,兀傲焉知他。

(0)

四知篇·其二汝南张中丞助父

明维嘉隆世,率土皆琳琅。

前茅奋历郡,大树标娄江。

东南并虎视,河洛谁鹰扬。

张公起汝邓,九尺须眉苍。

追风跃兹白,掣电飞乘黄。

腰悬两龙剑,绝代俱干将。

燕台际天起,黄金矗华阳。

公年十八九,掉臂排枫阊。

都人诧玉润,夹道观河阳。

含香入建礼,待漏趋明光。

明时甫释褐,吏部聊为郎。

青藜校中垒,画戟持东方。

一官等泡幻,千劫宁存亡。

维时西曹隽,六七争腾骧。

分麾轶两汉,授甲陵三唐。

张公奋臂入,操翰如长江。

流星控繁弱,贯月浮馀皇。

金膏丽若木,火齐明扶桑。维扬怯旗鼓,下雉靡旌?。

高牙矗梁苑,巨纛悬徐方。

睊睊绛灌目,谤牍如螟蝗。

群雄一网尽,窜削盈遐方。

鹿冠挂玄武,一笑骑天狼。

天风拂两袖,被发还山冈。

渌波带瀍涧,翠黛萦嵩邙。

苏门扣真谛,王屋求仙方。

苍生半眼热,荐辟交岩廊。

丹青遍畏垒,无地潜庚桑。

驱车入函谷,紫气流咸阳。

琅琊遇次美,櫜鞬划相当。

曹刘倡邺下,苏李酬河梁。

英词错金石,逸调劘风霜。

庚辰计群吏,抠趋亦明堂。

伊余黑貂敝,青衫卧篷窗。

长安一倾盖,大叫呼元长。

名流本第一,国士元无双。

潦倒南皮社,分携剧黄粱。

寥寥二十载,复此聆篇章。

嘉隆数六子,吾汝成高阳。

矫矫琅琊钵,授衣命如螀。

平原十日饮,异味穷膏粱。

燕姬及赵女,寒鳖庖嘉鲂。

雄谭走蛮触,剧论惊蜩螗。

山川堕秀色,宇宙回精光。

帝心雅推毂,大府开平凉。

飞书走北塞,谕檄平西羌。

峨峨受降壁,三城夹银潢。

殊勋勒铜柱,万仞临要荒。

华名既海岱,钜迹仍疆场。

宁知息壤誓,不救中山创。

功成合身退,鸟尽知弓藏。

人生贵适志,岁月如沧桑。

筑宫近河渚,丹青俨成行。

金钗七十二,如花簇银缸。

赤松永辟谷,大隗遥舂粮。

途逢广成子,馈药盈筐箱。

时时发缄鲤,询我骑群羊。

庸知两孽竖,作剧蟠膏肓。

寥天逝双舄,玉楼路茫茫。

丹台易迁少,要秩居文昌。

中原二三子,振袂俱飞扬。

回眸盼尘世,鼯鼠跑空仓。

神州逐麟凤,阿阁驰鸾凰。

通都洎名岳,百代留青缃。

浚冲复少达,英风嗣王杨。

新声播琬琰,旧业呈圭璋。

鸡群睹野鹤,意气时昂昂。

伫看汝南族,奕奕传芬芳。

(0)

秋夜听家季良志仁弹山居吟

空堂露下月影沉,秋风萧瑟吹竹林。

吾家仲蔚发清兴,为我一弹山居吟。

横琴危坐意落落,对此已足开尘襟。

逸调古喻者少,绝无促节兼繁音。

七弦了了俱可辨,高下清浊难相侵。

白云绕指寒意重,石泉一泻秋山深。

何尝有类儿女语,直教折尽英雄心。

羌予苦未谙勾拨,中含妙理知难寻。

况复频年困奔走,红尘岁月嗟骎骎。

中肠谁能置冰炭,此心原不分古今。

何日山中结茅屋,壁间聊挂无弦琴。

(0)

李大将军惟寅得唐吴生观自在菩萨真迹长裾跣足天男相一洗世人称谓之谬且庄严妙好六法具备非五代宋元诸名家所办因手勒心经其上而属余长歌识之

画师崛起开元日,万象毫端鬼神泣。

前无顾陆曹卫张,二李阎韩总非敌。

胸中六法参群灵,解衣盘礴流风霆。

斯须宇宙落指掌,茫茫大块愁凭陵。

曾画玄元皇帝庙,隐见人工夺天造。

杜陵老子笔扛鼎,恣写篇章豁怀抱。

金茎碧瓦扶雕梁,旌旗冕黻争飘扬。

词锋绘事两突兀,恍揭日月悬宫墙。

裴旻将军号大侠,力恳丹青荐冥业。

干将起舞烂白虹,倒掷寒空日星裂。

尔时逸气横须眉,狂墨乱洒秋淋漓。

辟支罗刹俨飞动,旁观辟易惊神奇。

吴生一去八百载,后起何人划真宰。

徒闻写照推扬光,未信登坛属王霭。

脱壁庸庸孙梦卿,五朝人物传虚名。

宋元能事著山水,开元遗迹如晨星。

此帧大士最殊绝,妙好庄严种种列。

珠玑璎珞被四体,咫尺天人共颃颉。

高堂十仞云婆娑,彷佛朱阑临普陀。

俯窥渤澥仅涓滴,青莲一瓣扬洪波。

劫风万古吹不动,金身丈六天嵯峨。

大悲显化遍五浊,宰官帝释随呼呵。

有时幻相示闺閤,世人眯目谈娉娥。

即今看画岂待说,幅巾长带垂山阿。

谁其摹勒事琬琰,侯也功德真江河。

忆侯夙世住灵鹫,金粟如来本身后。

阎浮一念偶下移,暂寄貂蝉曳华绶。

将坛文苑双张皇,八荒九域传琳琅。

鸡林百金买只字,往往逸调追河梁。

生平宝此若垂棘,树下杨枝宛曾识。

焚香手篆般若经,照耀丛林炯双璧。

朅来示我令作歌,欲嘘甘露回沉疴。

才枯思竭腕力弱,仰天白眼空摩娑。

惟余与侯深肺腑,意气铿铿迈今古。

侯能射虎过裴旻,余非雕龙愧杜甫。

吴生千载若有缘,三生裴杜重周旋。

安得再起斯人貌,君虎头燕颔相堂。

堂九尺玉立麒麟,前他年云台烟阁。

第一书姓氏为君,大挥十丈之如椽。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