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饭瓮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自己做错事情后,不得不承担后果的人。比如,一个人明知道某种行为是错误的,但还是选择去做,最终导致自己遭受到不好的结果。这时候可以用饭瓮来形容这个人。
- 例句
- 1. 他明知道这样做是错的,却还是选择去做,真是饭瓮自己。2. 不努力学习,只会让自己成为饭瓮。
- 基本含义
- 比喻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 基本解释
亦作“ 饭罋 ”。 1.一种盛饭的陶器,腹部较大。《隋书·五行志》:“童謡曰: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喫糕正好,十月洗荡饭瓮,十一月出却 赵老 。” 宋 苏轼 《除夜大雪元日早晴遂行》诗:“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罋。”一本作“ 饭瓮 ”。
(2).饭下埋的肉。 宋 苏轼 《和蒋夔寄茶》:“厨中蒸粟堆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王十朋 集注:“ 子仁 曰: 山东 人埋肉於饭下而食之,谓之饭瓮。”一本作“ 饭罋 ”。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扩大你的汉语词汇量。同时,了解成语的故事起源和使用场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不好好学习,结果考试不及格,真是个饭瓮。2. 初中生:她明明知道抄袭是不对的,却还是选择去抄袭,现在被老师发现了,真是个饭瓮。3. 高中生:他因为违反规定,被学校开除了,自己造成了这个局面,真是个饭瓮。4. 大学生:他明明知道这个投资项目有风险,还是选择投资了,结果亏了一大笔钱,真是个饭瓮。
- 故事起源
- 关于饭瓮的故事起源有多种版本。其中一种版本是关于一个愚蠢的村民的故事。据说,在古代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个名叫张三的村民。张三非常懒惰,总是不愿意努力工作,而是喜欢偷懒。有一天,他听说村里的瓮坏了,就去借了一口瓮来盛放饭菜。然而,由于他的懒惰和粗心大意,他没有及时修理瓮子,结果瓮子漏水,饭菜都泡烂了。最终,他只能自食其果,吃不上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努力工作,只会自食其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饭瓮”与自己的愚蠢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形象。比如,想象自己在做一些明知道是错误的事情时,会像一个饭瓮一样自食其果。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是“饭”,第二个字是“瓮”。
- 详细解释
- 饭瓮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饭”,意思是吃饭;第二个字是“瓮”,指的是古代用来盛放食物的陶制容器。饭瓮的基本含义是比喻自作自受,自食其果。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愚蠢行为或错误决策而遭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