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规绳常用于谈论约束、规范和纪律等方面的话题。在教育、工作、军队等领域中经常使用该成语来强调遵守规则、守纪律的重要性。
- 例句
- 1. 我们要坚守法律,遵守规绳,做一个守法的公民。2. 在这个公司里,每个员工都必须遵守规绳,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
- 基本含义
- 约束、规范
- 基本解释
规矩绳墨。比喻法度。《孔子家语·五仪解》:“ 孔子 曰:‘所谓贤人者,德不踰闲,行中规绳。’”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初公密计地宜,且稽农隙,裁其经纬,授以规绳,吏既克勤,期不愆素。”《西游记》第三六回:“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规绳也。”参见“ 规矩绳墨 ”。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规绳相关的成语,如“守规矩”、“守纪律”等,以加深对约束和规范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绳,不准在教室里乱跑。2. 初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军训,我们要严格遵守规绳,保持整齐的队列。3. 高中生:高考是很重要的考试,我们要遵守考场规绳,不作弊。4. 大学生:大学生活自由而多样化,但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社会的规绳,不违法乱纪。5. 成年人: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们要严守职业道德规绳,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孟子的思想家,他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为了保持人们的善良和道德,他提出了“规绳之道”,即通过规范和约束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他们远离邪恶和不良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一根绳子绑住,无法随意行动,需要遵守规则和约束。
- 词语结构
- 规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规”表示规则、准则,“绳”表示约束、束缚。
- 详细解释
- 规绳是指用绳索来约束物体,比喻约束人的行为或规范行为的准则。它强调遵守规则、守纪律,不偏离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