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梅树的果实。《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汉 郑玄 笺:“梅实尚餘七未落。” 唐 柳宗元 《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元 李存 《次高元博韵》:“梅实得调鼎,松明胜然烛。” 清 龚自珍 《好事近·补记仲夏情事》词:“何以报他紈扇,餽一筐梅实。”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实际情况与表面现象相符,没有虚假或欺骗。
- 详细解释
- 梅实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梅指的是梅花,实指的是实际情况。梅实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事物的真实情况与外表现象一致,没有虚假或欺骗。
- 使用场景
- 梅实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与外表相符,没有虚假或欺骗。可以用在描述人的品质、事物的质量、言行的真实性等方面。
- 故事起源
- 梅实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宋梁时期的文学作品《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叫梅长苏的人,他的外表平凡普通,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智谋过人的人物。梅长苏的故事成为了梅实这个成语的来源,用来比喻事物的真实情况与外表现象一致。
- 词语结构
- 梅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梅和实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看起来很朴实,但实际上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真是梅实啊。2. 这个商品的质量很好,广告宣传和实际情况完全梅实。3. 这个人说话一向很实在,他的承诺一定是梅实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梅花的形象和实际情况相符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朵梅花,它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实际上却是美丽而真实的。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住梅实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成语“梅实”相关的成语,如“梅花香自苦寒来”、“梅雪争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看起来很老实,但是我觉得他可能不是梅实的。2. 初中生:这个品牌的广告说得很好,但是我还是要去实地考察一下,确保它的梅实性。3. 高中生: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判断一个人的梅实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