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事物认识不清楚、见识短浅、思维僵化、思想落后等情况。
- 例句
- 1. 他对科学知识一窍不通,真是愚暗到了极点。2. 这个人思维狭隘,见识短浅,完全是愚暗的表现。
- 基本含义
- 愚昧无知,思想糊涂。
- 基本解释
亦作“ 愚闇 ”。亦作“ 愚黯 ”。1.愚钝而不明事理。《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勾践 愚黯,亲欲为贼。”《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之四:“弟以造下行营三座,决然可以制贼而诸将尚不能用之,所谓或执拗不肯相听,或愚闇不能相听,此亦其一节也。”《清史稿·巴布海传》:“ 巴布海 闻上,上责其愚黯。” 李大钊 《青年与农村》:“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
(2).指愚昧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此盖愚暗之局谈,非达者之用怀也。”
(3).愚昧黑暗。 李大钊 《列宁》:“他们自己家庭生活的甘美和那呻吟在帝王虐政下万家生活的愚暗与不幸,恰是一个绝好的对照。”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愚暗”这个概念的理解,如“愚不可及”、“愚公移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真是愚暗呀。2.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总是不思考,回答问题都是愚暗的表现。3. 高中生:这个社会发展这么快,如果我们还停留在愚暗的思维中,将来会被淘汰的。4. 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见识,不要被愚暗的思想束缚住了前进的步伐。
-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愚蠢的人看到一只破鼓,却以为是一只破船,结果误以为水能载舟。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因为愚昧无知而对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愚暗”与愚笨、无知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愚蠢的人,头脑中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清楚,就像是被愚暗笼罩着一样。
- 词语结构
- 愚暗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表示主观上的愚笨和思想上的糊涂。
- 详细解释
- 指人愚笨、无知,缺乏见识和智慧。形容思想糊涂,不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