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林荫。 唐 宋之问 《初到陆浑山庄》诗:“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 基本含义
- 形容文章或言辞的深奥精湛。
- 详细解释
- 榛樾是由“榛”和“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榛指的是榛树,樾指的是树荫。榛树茂密的枝叶可以给人提供遮荫,而树荫下的环境清凉宜人,因此,榛樾这个成语形容文章或言辞的深奥精湛,如同榛树的枝叶茂密,给人以清凉舒适的感觉。
- 使用场景
- 榛樾常用于形容文章、诗词或言辞等具有深奥精湛之处的作品。可以用来赞美文学作品、演讲辞章或者某人的口才等。
- 故事起源
- 榛樾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榛者,樾之苗也,樾者,榛之大者也。”这句话意味着榛树是樾树的苗子,而樾树则是榛树的大树。后来,人们将榛樾引申为形容文章或言辞的深奥精湛。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例句
- 1. 这篇文章真是榛樾,读起来让人陶醉其中。2. 他的演讲真是榛樾,让人深受启发。
- 记忆技巧
- 将榛樾的“榛”字与榛树联系起来,想象榛树茂密的枝叶给人带来清凉舒适的感觉,再将“樾”字与树荫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金玉良言”、“巧言令色”等。这些成语也都是形容言辞的美好与深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真是榛樾,我听得很认真。2. 初中生:这本课外读物写得真是榛樾,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3. 高中生:老师的授课真是榛樾,让我受益匪浅。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思路真是榛樾,我读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