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地王”,是指在商品房用地拍卖中以极高价被拍得的建筑用地,由于中国房市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地价随房价一起只涨不降,地价记录经常被刷新,这些创纪录的高价地便被称为“地王”。
1、地王
从汉字结构看,是没有头的大地主。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有钱人,把资金投入房地产业,他们虽然没有土地所有权;但是,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依靠土地使用权作资本,无限度的抬高房价,囤积土地,剥削建筑工人的劳动价值。追求购房者不能承受的利润。变成了新一代最大的地主。
2、参见地主、地王现象词条。20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封建地主虽然在中国式微甚至销声匿迹,但现在又凭借市场经济改革卷土重来,只不过披上了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外衣而已。北京3。15涌现仨"地王" 四环内房价"奔四"在“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北京土地市场涌现出三个新“地王”。而新科地王又全部为央企制造。另据有关数据,北京四环内楼价已经进入3万元时代,六环以外也已进入万元。 15日一天,北京一天成交6块土地,总金额达143.5亿。上午,大望京地块和亦庄地块分别以27529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格、52.4亿元的土地总价,刷新北京市土地成交纪录,成为新的“单价地王”和“总价地王”。但仅6个小时以后,“单价地王”就被下午竞价的东升乡蓟门桥地块夺走,该地块的实际楼面价格超过30000元/平方米。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地王拿地的具体情况,记者试图与远洋地产联络。对方称,暂时不会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昨天的三个“地王”全部为“央企制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远洋地产外,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这样的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也杀入地产领域。资深房地产媒体人张东林认为,三大国企成为地王,正说明了国资委的有关限制央企拿地的规定并不严格。
另据了解, 2010年1至2月,北京四环路以内住宅期房均价为每平方米31220元,六环路以外均价为每平方米10409元,据中原房地产的有关信息,随着三地王的产生,目前周边二手房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 基本含义
- 指地价高昂的地皮,也用来形容极其昂贵的房地产。
- 详细解释
- 成语“地王”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地”和“王”。其中,“地”指地皮、土地,“王”指君主、统治者。成语的意思是指地价高昂的地皮,也可引申为指房地产市场中价格极高的土地。
- 使用场景
- 成语“地王”常用于形容房地产市场中地价异常高涨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价格非常昂贵。
- 故事起源
- 成语“地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导致土地价格不断攀升。这种现象使得一些土地的价格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形象地比喻为“地王”。
- 词语结构
- 成语“地王”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地”和“王”。
- 例句
- 1. 这块土地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地王的地步。2. 这个城市的地价已经成了地王,普通人根本买不起房子。
- 记忆技巧
- 1. 可以将成语“地王”与土地价格高昂的概念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土地价格极高的情况。2. 可以将成语“地王”拆分成“地”和“王”两个字,分别表示土地和君主,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掌握相关的经济术语和政策,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地王”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块地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地王,很多人都想买它。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地价已经成了地王,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房子。3. 高中生:在这个城市,地王的出现使得很多人无法在市区购买到合适的房子。4. 大学生:这个城市的房价已经涨到了地王的地步,年轻人很难买得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