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担任官职者的责任和使命,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于管理者的期望和要求。
- 例句
- 1. 他担任馆职多年,一直以来都非常尽责。2. 担任馆职的人应该时刻保持廉洁奉公的精神。
- 基本含义
- 指担任官职,管理公务。
- 基本解释
统称 唐 宋 于昭文馆( 唐 时又称弘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处担任修撰、编校等工作的官职。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 唐 制,宰相四人,首相为 太清宫 使;次三相皆带馆职,洪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集贤殿 大学士,以此为次序。” 宋 洪迈 《容斋随笔·馆职名存》:“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 集贤殿 修撰、史馆修撰,直 龙图阁 ,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馆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次日, 张説 入朝,见帝谢罪,因力荐 浩然 之才,可充馆职。”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官职和管理公务相关的成语,例如“公务员”、“官样文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学校的馆职,负责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2. 初中生:我将来想担任馆职,为国家做出贡献。3. 高中生:担任馆职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4. 大学生:学习好,将来才有机会担任馆职,为社会做出贡献。
- 故事起源
- 关于馆职的故事并不常见,但可以通过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其起源。古代的官府中设有各种职位,其中馆职是管理公务的重要职位之一。这个成语可能是从古代官府中的实际情况衍生而来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馆”字和“职”字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人在官府的馆子里担任职位,管理公务。
- 词语结构
- 馆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 详细解释
- 馆职原指古代官府中的职位,后来泛指担任官职并管理公务。这个成语强调了担任官职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其勤勉尽责,为国家和人民负责。